墨非聞聽,笑道:“梅老倒是高論,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於山川清暉中尋到那一點隱含的道韻玄機,對境觀心而道契玄微,實是可貴。便是此一點,便已然是古之隱者之表情。”
話尚未說完,老羽士本身倒是哈哈笑了,開朗的長笑聲在颯颯的竹林脆響中悠悠迴盪。
山風陣陣,積翠山上綠雲如海,遠瞭望去,彷彿層層波浪此起彼伏。小亭以內,或清澈或溫潤的話語跟著風兒飄出小亭,垂垂散逸在一片沖淡空靈當中。
“你這老貨,老是改不掉你那酸文假醋的弊端。我和墨兄聽你說的好,那就是好,不說我,單就以墨非的修為見地,對大道玄機的體悟,人間另有誰能超越他去,他都如此以為,你還謙善個甚麼勁兒啊。”
民氣無有滯礙,方能天機清妙,產生萬物一體的洞見慧識。正如禪宗‘佛陀拈花,迦葉淺笑’之故典,都是普通事理。”
我受製於本身資質根骨,無緣仙道。年青之時,常常想到此事,都會扼腕感喟。年紀漸長,徘徊於奇山秀水當中,於孤單處細察隱含的天然朝氣的空境之美,方始返璞歸真,垂垂氣和容眾,心靜如空。
“墨道友過譽了,小老兒不過是久處山林,把內心中生髮的一點感悟,說與諸位聽,倒是有些班門弄斧了。”
“未想另有此等後續,我卻不知。當時教員飛昇,觀中世人正處於六神無主之態,倒是忽視了很多事情,冇成想倒是給玄門中同道形成了這麼多費事,實在是我之錯誤。”
金色的陽光透過稠密的綠蔭,在空中上灑下點點細碎的光斑,更顯得此地清幽與空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