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子墨子言曰:是責我者,則豈有以異是責吵嘴甘苦之辯者哉。今有人於此,少而示之黑謂之黑,多示之黑謂白,必日吾目亂,不知吵嘴之彆。今有人於此,能少嘗之甘謂甘,多嘗謂苦,必曰吾口亂,不知其甘苦之味。今王公大人之政也,或殺人,其國度禁之,此蚤越有能多殺其鄰國之人,因覺得文義,此豈有異責白黑甘苦之彆者哉。
夫和尚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誰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紂幽厲者是也。桀紂幽厲焉所處置?曰:處置彆,不處置兼。彆者,處大國則攻小國,處大師則亂小家,強劫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觀其事,上倒黴乎天,中倒黴乎鬼,下倒黴乎人。三倒黴無所利,是謂天賊。剝削天下之醜名而加上焉,曰:此非仁也,非義也,和尚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也。不止此罷了,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盤盂,傳遺後代子孫。曰:將何故為?將以識夫憎人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也。大明之道之曰:紂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棄厥先神隻不祀。乃曰:吾有命,無廖傳務。天下天亦縱棄紂而不葆,察天以縱棄紂而不葆者,反天之意也。故夫和尚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既可謂#14而知也。
#8『大』畢沅改作『天』。
曰:順天之意何若?曰:兼愛天下之人。何故知兼愛天下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何故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無有遠靈孤夷之國,皆縐豢其牛羊犬負,潔為集盛酒醴,以敬祭奠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兼而愛之。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於楚之四境以內,故愛越之人;明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愛天下之人也。
#7『義』下畢沅據他本補『政』字。
#13『大』上《閒詁》有『處』字。
#3『義」畢沅改作『我」
#2『君子」下王念孫以意補『之於」二字。
#24『庫』上王念孫據上文補『府』字。
#10『用』上《閒詁》、《校注》有『財』字。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以是亂者,其說將何哉?則是天下士君子皆明於小而不明於大。何故知其明於小不明於大也?以其不明於天之意也。何故知其不明於天之意也?以處人之家者知之。古人處若家獲咎,將猶有異家所,以避逃之者,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處人之國者乎?古人處若國獲咎,將猶有異國所,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國者,不成不戒慎也。古人皆處天下而事天,獲咎於天,將無以是避逃之者矣。但是莫知以相極戒也,吾以此知大物則不知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惡。
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惡者何也?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也。何故知其然也?曰:義者,正也。何故知義之為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我以此知義之為正也。但是正者,無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己而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己而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己而為正,有諸侯正之。諸侯不得次己而為正,有三公道之。三公不得次己而為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而為政,有天正之。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明於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於天正#17也。是故古者賢人明以此說人曰:天子有善,天能賞之。天子有過,天能罰之。天子獎懲不當,聽獄不中,天下疾病禍福,霜露不時。天子必且縐豢其牛羊犬截,潔為集盛酒醴,以檮祠祈福於天。我何嘗聞天之檮祈福於天子也,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貴於天子也。是故義者不自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曰:誰為知?天為知。但是義果自天出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慾為義者,則不成不順天之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