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鬧饑荒,百姓賣兒鬻女,兄長們為了讓弟弟活下去忍耐饑餓而死;城裡的大戶人家卻每天山珍海味,吃一半倒一半,粟米糧食堆積如山,雞鴨魚肉享之不儘。
林庶靈沿街摸到馬府後門,聽到有響動,立即收回腳步,身子側牆,伸出頭張望。
“城裡老爺們每天去尋病死的牛吃?”
年青後生點頭稱是,可他細細一揣摩感覺爺爺說的話有些不對,但他又想不出是那裡不對。
在半個村落大小的府邸中尋覓仆人的寓所,無疑如海底撈針。林庶靈六識賽過凡人,可要在數百人的混亂聲音中辯白出馬至筠本人,實在有些難為他。
木桶裡裝的是馬府高低吃剩下的飯菜,混合在一起置放到深夜,披收回陣陣酸臭,林庶靈隔著老遠聞到氣味,惡臭難忍,取出事前籌辦的黑巾遮住嘴鼻。搬運木桶的三人渾然不覺,彷彿木桶是裝的是淺顯的淨水,將馬府伴計移出來的幾個木桶搬放上車。
“先生曾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亂世的前兆,看當下的世道,若聽任不管離天下大亂不遠。”林庶靈內心暗想,不由搖一點頭,聽到馬車軲轤轉動的聲響,彆人一縮躲到背陰麵。
林庶靈等載著泔水的馬車走遠,雙腳悄悄一發力,跳上屋簷。
那一家三代人填飽肚子,駕車出城,年青後生坐在車沿,問道:“阿翁,你說剛纔那肉是牛肉,村莊裡不是不讓殺牛,為何城裡的老爺們有牛肉吃?”
這手把半截遼東參送進後生嘴裡,又伸進桶內持續翻找。手的仆人,阿誰皮膚烏黑的莊稼漢憨笑著表示兒子把東西吃下去,輕聲說道:“娃,這東西補,你從速吃了,我再給你翻翻,桶內裡冇準另有。”
搬木桶三人中,有一年青後生,十六七歲年紀,應是第一次出活,盯著木桶裡的東西看了半天,扣問邊上人道:“阿爹,這桶裡的大黑蟲是何物,城裡的老爺們還吃蟲子?”
馬府門內走出一個精瘦伴計,見狀說道:“東西送走就得了,彆和這幫賤民廢話,他們哪曉得攝生滋補,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駕車的老翁說道:“病死的牛能宰了吃。”
合法林庶靈手足無措之時,他的目光被遠處一座天井所吸引。那天井位於府邸的西南角,四周種滿百年銀杏,院子四方規整,屋頂四角站立四頭純金打造脊獸,有一條鵝卵石小道從正廳後門一起通向這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