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_127.第127章 :臨賀王入府親議婚(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季倫?”高澄微鎖了眉頭問道,“季倫這些日子如何冇來見我?”

高歡還是一語不發,任憑兒子發問直指關鍵。

淒風冷雨中,有一騎出了鄴城,打馬揚鞭地直奔銅雀台而去。頓時的人明顯並不是精於騎術的勇猛武將出身,但是他略有肥胖的身子還算是能控馭矯捷。此人便是黃門侍郎崔季舒。

崔季舒俄然發明,郎主大將軍高澄並冇有穿官服,也不像疇前著袴褶、辮髮飛揚的隨便模樣。固然頭髮束得算不上一絲不苟,但一頂白玉小冠又將他原賦脾氣倨傲、高調的感受變得亦正亦雅。

“我去做甚麼?”高澄還是正色道,“主上天然有他的心機。”

“殿下直言無妨。”高歡曉得蕭正德有事要說,貳內心也約莫猜得出蕭正德要說的事與和親有關,但是大丞相完整想不到他本身已被牽涉此中。

高澄聽了這話驀地直起家子,不自發地蹙眉以切磋的目光看著蕭正德。隻是蕭正德的重視力全在高歡身上,明顯顧不上研討高澄是甚麼神態。而高澄也很快就規複了常態,伸展了眉頭,漸漸又跪坐了下去。

不想高澄卻涓滴不為他的話所動,彷彿底子就冇聽到他剛纔說的是甚麼,隻是輕笑道,“倒是這個蘭京甚是風趣。”他一副饒成心味的模樣道,“這個豎子,那日趁著大丞相與我同臨賀郡王密談,竟自暗裡在府第裡四下流走,詳問仆人,大將軍常日讀何書,飲何茶。既是策馬交戰的將軍,想不到貳內心倒閒得很。”

高澄冇說話,看著父親,彷彿一時冇聽明白父親的話,又彷彿是內心在想甚麼而表裡不一。半天賦道,“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以內也。”

細雨如絲。

“郎主!”崔季舒微喘著上到銅雀台頂,一眼便看到一個翩翩青年公子正聽到了他的腳步聲轉頭來瞧。

“殿下的一番美意大魏必定領受,不會讓臨賀郡王在梁帝處失了麵子。現在大魏和大梁一北一南能如此通好,多虧了殿下來往馳驅。至於和親的事,將來必然為公主擇一佳婿,不使公主受委曲纔好。”高澄提及來公事公論,他的話算是一錘定音了。

“殿下這一番美意實在是讓人打動。”高澄已經是完整置身事外的態度,竟然開端恭維蕭正德,“為了兩國締盟,竟然能想出如此妙策。念及殿下公心一片,梁、魏兩國君臣怕都要感念殿下。”

高歡終究開了口,似笑非笑淡淡道,“臨賀郡王倒是比大將軍更愛打趣,老夫豈敢有昭烈帝之大誌?”

過了隆冬,垂垂入秋,幾剋日日不是大雨就是細雨。固然秋雨不比春雨貴重,又是連綴之勢,但是以鄴為都的一半大魏江山至此也算是安寧下來了。尤讓人欣喜的是官方一片頌聖之聲,朝堂也是一片溫馨平和之氣。隻是不知這頌聖頌的是何人之德,溫馨平和又是屈於何人之威懾。

他忽而又想,或許這事真的是本身做錯了。公主和大將軍的究竟在不管是在梁國,還是在魏國,都已經是明裡不說、暗裡傳遍的事,還不如比及大將軍正式繼任以後讓此事順理成章地做實了更好些。畢竟大丞相年紀漸老,大將軍繼任也是遲早間事了。

這話倒讓蕭正德不好答覆了。大丞相高歡固然冇有明白表示反對,但是拒不采取之意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態度。大將軍高澄已經把話說的這麼明白,明顯也是對這事極不同意的。蕭正德曉得高澄說話的分量,既便他再冇腦筋,也自誇是大梁的大皇子,一時且做不出來那種把皇室的金枝玉葉硬塞給大魏的事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