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行_第二十二章 星圖 (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爺爺,爺爺您彆活力!孫兒我,孫兒我這不是想給您找個樂嗬麼?”一家姓常的少年人捱了打,抱著腦袋滿屋亂竄,“再說了,這忠臣孝子,大家可敬。隔壁的王老夫子還說呢,褚布哈將軍不是好人,隻是不得其主!”

少年人當然不平氣,梗著脖子,繞著桌案跟自家祖父頂撞,“瞧您老說得那樣新奇,莫非早些年,揚州人就都冇法活了?我如何聽戲園子的小桃紅說,她家當時候走到哪都能坐肩輿,從城裡一起走到海門,夜不閉戶……”

“不說了,你覺得不說就算完了。這要擱在蒙前人當政那會兒,我們百口都得,都得掉腦袋!你給不費心的小王八蛋,你個冇知己的狗雜碎”

“阿爺!”常壽是氣不得和恨不得,急得站在原地,手足無措。

做孫兒的也冇想到自家祖父氣性如此差,隔著桌子,呆呆發楞:“爺爺,爺爺,您哭甚麼啊?不就是跟您說了幾句笑話麼?這有甚麼啊?您老不愛聽,我今後不說了,不說了還不可麼?”

這年初,根基冇甚麼文娛項目。以是一些無知少年,在黌舍和茶社聽到別緻故事,不免要回家跟長輩們分享一番,以等候幾句嘉獎。但是這回,他們獲得的卻不是長輩的誇獎,而是兜頭一頓笤帚疙瘩:“小王八蛋,才吃上幾頓飽飯,就學彆人裝大頭蒜!也不看看,你阿爺和你爺爺都是乾甚麼出身?!如果褚布哈還活著,你甭說你,連你哥哥一起早就抓了給蒙前人放馬去了,還喝茶聽書呢!想得美!能得仆人家幾塊啃過的骨頭熬湯喝,都得跪下磕三響頭!”

注2:烏米,高粱、黍類常常傳染的一種真菌。嚴峻時,可乃至使整片莊稼顆粒無收!官方觀點是,墳頭上長了蒿子是吉兆,意味著孩子有出息。

“啥?!”常壽和常繁華兩個被嚇了一跳,齊齊驚問。

“我看你就活活想把我給氣死!我常老四缺德嘍,卻大德嘍!”白叟家捨不得讓孫兒捱打,肚子裡的氣都無從宣泄。拍著老腿,持續哭訴。“老天爺啊,你從速把我給收了去吧。早閉眼早利索,免得看著他們爺兒幾個折騰!”

注1:二路元帥,黑社會裡的扛事兒二哥。凡是賣力打鬥,殺人,以及其他上不得檯麵的活動。出了事情則出麵頂罪,讓幕後老邁得以安然脫身。

“來福他爹,是南城的二路元帥,手底下欠了多少條性命?要不是被張明鑒一把火給燒死了,少不得也被吳大人抓去填礦坑!你個小王八蛋,怪不得嘴裡說不出人話來。瞧瞧你交得都是些甚麼玩意兒。除了伶人,就是騙子賭棍!”畢竟身子骨冇有少年人矯捷,做祖父的追了幾圈冇追上,腿腳失了力量,噗通一聲坐了下去,捶地大哭,“我缺德嘍,我常老四缺大德嘍!養了個白眼狼孫子,遲早得連個墳頭燒紙的都冇有?老天爺啊,你如何不長眼睛啊!如何不長眼睛啊!”(注1)

“人家李家坊的來福……”

“唉,也是我脾氣急!怕他肇事!”老常四立即又紅了眼睛,感喟著,將事情的原委緩緩道明。

“我,我這不是想給您老先出一口氣麼?”常壽兩端式微到好,攤開雙手,急得滿頭大汗。

在他們的動員下,有些從外埠遷來淮揚餬口販子百姓,或者一些不明就裡的懵懂少年,也感覺大元朝的統治下曾經是四周歌舞昇平,褚布哈將軍的品德光芒萬丈。而與故事中比擬,麵前看到和聽到的氣象,則灰敗且平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