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彼真月,初不在角”,這裡的真月,又是指靈台識海。而角是指那根以意念仿照假想之角了,是提示修習者修煉的重點地點,是這個真月,是識海,不是那根角,彆搞混了,去過分側重了那根假想之角。這根角,隻是起一個定位與指導的感化。
起首,就是擺出犀牛望月的姿式,實在也就是昂首望月,對準了就行。然後以意念仿照犀牛的特性,假想出那根犀角,用以準肯定位本身的識海。接著,便是借這個三點一線的定位,指導月光沿著這一線照徹本身的靈台識海。
聽起來彷彿有點兒繞,一會兒是角指識海,一會兒是真月指識海,一會兒又是此角非彼角。以是初看這句話,那是底子弄不懂,毫無半點眉目的。可要真正明白了,貫穿了,那這句話卻也簡樸。就是短短二十六個字的一句修煉口訣,所包含的意義並不是太龐大。
睜眼一瞧,他發明本身已有了形體,並且有手有腳,再一摸頭,冇牛角冇牛頭,竟是變回了人。這一發明,不由讓他欣喜若狂。他的確就要喜極而泣、熱淚盈眶了,不過他此時隻是靈魂,並無眼淚。
當然,他現在是弄懂了。“比方犀牛望月”,就是說修煉的時候要彷彿犀牛望月一樣。不但要擺出這姿式,還得設想自已鼻子上也有那麼一根如新月狀的犀牛角。隻要假想出了這根角,那麼對月一望,三點一線,立即就能精確地找準靈台識海的地點。
配上他一米八二的身高,以及從小活動、常常熬煉顯得健壯、健碩、均勻的身材,也非常能吸引女性的目光。而自從父母去後,接辦商店,四年來的熬煉與經曆,也讓他少了他這個年紀很多青年人身上的暴躁與跳脫,顯得成熟而慎重。他身上穿的衣服也還是人生結束、身故之時穿的那一身。
“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
月光一照,先是感受額頭處那片血肉便已被月光照透,化作了透明無形的普通。接著這一道月光便照見了顱內正中有白茫茫一片,似一團霧氣所聚,內裡看不逼真。
實在人開首也說得明白,“比方”二字那就是比方的意義。隻是孟雄飛就隻偶爾地想起不知在那裡記得的這一句,既無媒介,也無後語,卻也冇法比春聯絡高低辭意義。更不要說,這話本就晦澀難懂。
而月光照在靈魂之身上,讓他感受清冷涼的非常溫馨。任何事物都可分陰陽,人的身材屬陽,其靈魂便屬陰。
他左看右看,又過了好一會兒後,才總算是定下心來。這時再四下打量本身的識海,固然可見非常泛博,有無邊無邊之感,但大部分卻都是白茫茫一片,隻要他靈魂周邊十來丈周遭才清楚可見。而自外引來的月光照徹下,白茫茫的霧氣便不竭讓步、消逝。隻是霧氣太多空間太廣,月光一時也並不能儘皆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