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120.招安亦需投名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縣丞乃縣令、縣長幫手,位隻在縣令之下,餘者之上,亦是有品秩的官員,田疇才二十餘歲,聽到這話如何能不心動?鄧季肯以此位與他,亦受打動,列席跪辭道:“疇本才淺,能得一功曹史、主薄可也,縣丞之位卻不敢竊居,智囊大才,可當此位!”

“他定不肯擊白波,”田豐道:“底本部倒是黃巾,應會去破其!”

注:比二千石,不但指俸祿,也是品秩,意義為次於二千石,銀印青綬。

鄧季點頭同意,田豐又問道:“諸位可有貳言?”

鄧季定了南下之期,田疇又道:“聞我等為主公求官,侍中李儒獻計,董卓曾命令,言主公既降朝廷,受職後搶先入河東平賊,李樂、韓暹、胡才、底本等部,任選其一幻滅,方顯意誠!若得勝,朝中當有褒賞,印綬等亦隨之來!”

“勇卒雖精,何如數少,防不過這很多地界,”田歉收了心機,點頭止道:“空城無用,再選洛陽四週一二縣之地,能安設下公眾便可,其他地界,隻好緩圖!”

鄧季不由驚住,對他來講,他是本身起家後第一個稱呼本身主公的,一時卻不知如何是好。

涉侯國這邊房舍粗陋,冇有壺關縣衙那樣的大廳,曉得田疇迴歸,不待鄧季、田豐與他好生談過,除苦蝤外,其他文武又連續堆積過來,冇房屋容得下這很多人,鄧季便領出在曬穀場上席地團團而坐。

“子泰何必如此?”

“並無詔令,”田疇搖點頭,道:“此為董卓口語!”

世人目含期盼,天然是田疇最早通報此行成果:“董太師收了我等駿馬,次日便傳見,還派人引我見過天子!”

不待田疇再說,鄧季開口道:“此等事,可到其地再議,張平難處車大個已遣信使報過,其隻道聚散任隨,未曾難堪我等;苦蝤來報,匈奴又複占宗子,剋日或便欲來取壺關,我已令他棄城來歸,西路不成行,尚幸袁本初與白馬公孫尚未分出勝負,我等仍可走滏口陘,然光陰亦有限,為今之計,當速南下纔是!”

田豐放眼在人群中掃過,不見再有人出列,不由微微一歎。

有叔父、兄長在,焦統常日甚少出言,待田疇躬身退下,見眾皆無語,他卻忍不住道:“足下既已為官,當曉示公眾,吾等亦該換過稱呼,而後再無甚疙瘩、雷公、屯長、軍候之流,隻該稱縣令大人、明公呢!”

世人自都無甚貳言,隻田麻子問道:“漳、河(黃河)卻不易渡,我部當如何?”

鄧季隻知袁公之戰最後成果如何,兩家這仗打了多長時候卻不知,若袁紹得勝返來,堵住東路纔是難過呢,他自心急,隻是兩人所言又有事理,回顧低問過田豐後,隻得道:“那便傳令下去,我等留此地過完歲首,元月初二雄師南下!不從者自便!”

倒是田疇代智囊答他:“魏郡官兵少,隻求自保,我等南下,必不敢出城,木筏難穩,順清漳水下雖省力,老弱溺水死傷者卻多,此智囊愛民之舉也!”

田疇咬咬牙,伏下道:“粗鄙之人,受此厚愛,敢不效死?願奉足下為主公,存亡相隨!”

田疇亦道:“臨行前,我聞投李傕部之楊奉亦奉此命!”

攔在南下途中的河道很多,最大兩條便是漳水與黃河,由不得做前鋒的田麻子不問,田豐應道:“可尋水緩處先渡河到對岸立營,待探得遠近無恙,遣人報知慕安處,公眾到後再造筏度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