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1696.鄉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婦人冇了束縛,提了鋤便下地,見她固執,惡漢怒沖沖地走疇昔,一揮手,葵扇般的大手便高高地提了起來。婦人頓時嚇得閉上眼,身子一顫,頭也縮了縮,顯見還是驚駭的。

閒雜人等不準在關城內多逗留,趙雲也冇能再多做切磋。

聽母子倆的言語口音,婦人應是青徐人氏,少年說的倒是兗州話。

田中鋤地的少年才十三四歲模樣,恰是貪玩的年紀,惡漢瞪眼吼怒的時候,他卻已喝彩一聲,扔動手中鋤頭,幾步就奔到樹蔭下,助婦人解下繈褓,輕放在一片柔嫩的草地裡,又折根桑葉去逗弄繈褓中的嬰孩。

說完話,少年文士伏在案牘上,一枚一枚地把銅錢數將起來,看他當真的模樣,矮胖販子頓時惶恐,小翼地賠著笑道:“吾等商賈來回其間,贏利尚可,些須銅錢,隻值數碗蜜水,那裡酬得諸君幸苦?”

“兩位多慮,今rì關前並無監察在,且……”

這一會兒的工夫,繈褓中嬰兒伸開嘴“咿呀”“咿呀”地哭出聲來,卻已是被少年景功逗醒。婦人走近,伸手在少年額頭上用力拍了記:“怎如此調皮!”

惡漢吼怒的工具是田埂上一名揹著嬰孩的婦人,左手提著水罐,右手提鋤。比起其他田中勞作的農婦來,這婦人身子有些過於荏弱了,不過xìng子卻倔得緊,對惡漢的呼嘯恍若未聞,板著臉先將水罐與鋤頭輕放在地邊桑樹腳,開端脫手解背上熟睡的嬰兒。

另一文士卻隻是拱拱手,答了句:“免貴姓楊!”

互見了禮,通過名姓表字,田磊再坐歸去,提筆在白牌上疾書兩行,又問:“趙君緣何入河南?”

腰上掛著白牌,那便是外來人,聽趙雲嘴裡說的亦是冀州話,老者忙回禮,問道:“尊客自冀州來?”

多年戰亂,幾近讓人忘懷承平氣象,行走在官道旁,聽田埂地頭農夫們嘴裡冒出的各種南腔北調的鄉間俚語,趙雲不由心頭暢快,他又冇甚麼要緊事,便輕勒住韁繩一起緩行安步,觀民生民風。

才幾句話的工夫,趙雲身後的步隊又多排上了一支小商隊,記錄的少年文士便有些不耐煩起來,不過見趙雲雄赳赳好一條大漢,身著甲,頂卻非冠(注),手中牽一匹良駒,不是平常百姓模樣,便還是耐著xìng子答道:“夏季斤粟約莫八錢,夏秋時斤粟六錢!”

此時乃仲春中旬,播正當時,入汜水關後,可見廣袤的郊野裡,老者、青壯、婦人、孩童四周繁忙著,牽牛扶犁、播種撒肥、揮鋤割草,…汜水關之東,趙雲一起所見,儘是火食淡薄,地步荒涼,如它處般亦是亂世氣象,但是過得關來,便見得這一片朝氣勃勃,不由令人麵前突然一亮。

今rì初到汜水關,已有很多不測和別緻處,可一入關城內,趙雲又被唬了一跳。

聽這老者口腔,他應是冀州人氏,汜水關前趙雲初遇的田磊雖也是冀州人,然少小便離鄉,南北話語都學了些,冀州口音已不較著,在此地得聞鄉音,倒引得旁聽的趙雲一喜。

注:卻非冠,製如長冠而下促,俗稱鵲尾冠。宮殿門吏、仆shè所冠。

趙雲頓時咂舌,近年來若論物價上漲,最短長的便是糧食,如果麵前少年說的是實話,那大漢天下,河南郡糧價不敢說是最低,也相差無幾了。

“我河南之糧雖賤,卻不過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