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257.再聚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其他人等亦勸,方答應褚、曹洪、樂進、於禁再領五千軍隨行,留夏侯惇、曹仁於洛水畔駐守,又令曹昂隨夏侯惇等軍中,不準隨去。

這才又令鄧芝出城相告:次日辰時,請曹軍入城,兩家校場相聚。

主公未語,臣下不成先出聲,鄧季隻能在榻上軟綿綿隧道:“月前季突染惡疾,至今未愈,曹公遠來,未曾迎迓已是忸捏,又不得施禮相見,尚望恕罪勿怪!”

賈詡本來隻惜身,少有切諫之事,隻是投雒陽後,見鄧季對臣下刻薄,不以衝犯為罪,現在才氣放開膽量暢所欲言。

曹操不由戀慕道:“河南有此良醫,實幸事也!”

至洛水南畔後,曹操令全軍駐下安營,徐晃亦安營相持於十裡地外。

倒是尋到馬腳先小小誹謗一下,鄧季尚未答話,曹操背後曹洪已怒道:“如何隻道你河南武盛?便料我等不如乎?”(未完待續。如果您喜好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保舉票、月票,您的支撐,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瀏覽。)

突得聽聞郭嘉、荀攸之名,鄧季天然又是好一番敬慕,不過倒冇失態發癡之舉,隻是盯著兩位大謀士細心打量是免不了的。

曹操本欲便回軍不前,但是見過天子密詔後,反對者已是極多。荀彧苦勸道:“當年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得天下歸心。前董卓亂政,乃將軍首昌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涉險通使,雖罹難外阻,心無不在漢室,是以將軍救天下之素願為所眾知,亦豪傑相投之原因!今禦駕困於雒陽,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此大義也!誠是以時,奉天子以從民望,為大順;秉至公以服雄傑,為大略;扶弘義乃至威武。為大德。河南雖有逆節,然將軍奉主為順,鄧季、田豐豈敢為害?若不趁時而定,奉天子正朔明誌,四方群賊皆生逆心,天下更加腐敗,後恐悔之無及也!”

程昱等尚不放心,又請夏侯惇於洛水上搭建起浮橋,需得死守包管曹操後路暢達。

田豐為師,說得卻更直接:“曹操雄略,或終將為我等大敵,然此時除之失缺義理!我河南軍雄,便將來與其為敵,又有何可懼處?未聞有卒兵勇悍聞名而人主脆弱如此者也!”

待全軍在於禁呼喊下,整齊陣列好,曹操方纔領著文武們拾階而上主將台。

“可改經潁川,自梁縣出入,便無需慮之!”郭嘉答道:“隻鄧季等賊輩幾次無常,恐其突然發難。雄師切不成輕渡洛水!”

言畢,二人齊笑,鄧季才請退席。

荀攸與荀彧為堂叔侄,邊幅卻並不類似,前者臉要瘦長很多。荀攸輩分雖小,卻要比荀彧大六歲,本年已四十一,感受還要慎重些。

北風獵獵,萬餘騎的校場內竟未聞一絲雜音,在校場外底子就不能發覺內裡有這很多鐵騎。還好帶著豺狼騎來撐場麵,不然本日又得被鄧季比下去,曹操微微一笑,令於禁將兵馬陣列在左。

雒陽城中自有虎牙之軍在,見他們分兵,徐晃便留洛水之南看顧夏侯惇、曹仁軍。

見民氣已難逆轉,郭嘉亦進語道:“將軍可觀勢而為,無需與河南啟戰端!我等有盟在前,今以覲見天子為名。領雄師求入麵聖,可見機行事!”

比起鄧季麾下多出自賊眾分歧,曹操本以遵大義得顯名,便需得有忠君這麵旗號在,才氣集合更多的氣力來,以是不管是至心還是冒充,此時尊天子是兗州必須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