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285.合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李傕、郭汜之亂,三輔民大避禍,入蜀者極多。張魯在漢中趁機兜攬,將之前堵塞的門路又複疏浚開不說,境內道左俱設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謂過量討取者獲咎鬼神,將得病。

聽鄧季之言後,賈詡點頭道:“西涼賊輩儘多,數十年來滅一股又答覆數部,儘不成平,又流竄各地生亂!若不先往取之,或已有亂軍東來,襲擾天水、三輔地,久之威烈、虎牙兩軍疲於對付,有力外圖,且如此是戰在內而傷民,不成取也!為今之計,不如趁韓遂、馬騰比武,假以助其等一者之名,出軍西涼?”

“馬騰勢微,韓遂力強,自當助弱勝強!”徐庶腦中已急閃過賈詡之計出軍後的各種應變,語道:“如此,便需人出使馬騰處,說與保持!”

長安教眾之意、各地回語皆多不喜五鬥米道。交出軍權閒在雒陽養老的田麻子回話:“我等教義現在已大分歧前,五鬥米動輒假鬼神之名行事,早相悖離,道分歧不與為謀也!”

徐庶躬身道:“某投將軍帳下,尚未有寸功奉上,便得竊居高位,時難自安,今願往武威說馬騰!”

“西涼賊中多凶悍不知禮,”賈詡點頭道:“伯苗爽直,不知遁藏鋒芒,出使恐遭其等害!”

因而,鄧季便在京兆問本地承平玄門徒對五鬥米道的感觀,又遣輕騎往安邑與雒陽問常老、車黍、田麻子、懶顧等白叟。

智者知人,對賈詡之論,田豐點頭同意,鄧季不由道:“若如此,何人可出使?”

徐庶大笑道:“丈夫得輔明主,為本身功名,何尚害怕不前?某如有難,老母得將軍養之,焉能有憾?”

建安三年春,張衛代表他的兄長張魯,通過子午穀,自漢中來長安出使,求見司州之主鄧季。

自蜿蜒綿長、狹小艱險的子午穀口出來,是京兆尹之杜陵縣。為防備張魯,鄧季已在穀中依險駐下一曲弓卒,峽穀兩側山壁上建起十餘座箭塔來,旁側堆著很多滾木、大石。亦有文吏在此辦理出入人等之腰牌憑據。

常老回話:“兩教若合,當何者為主?新教冠何名?”

賈詡同意與張魯合教締盟。田豐倒沉吟一陣,方道:“是否締盟漢中,並無關我等大局!有山川險道隔絕,便不與締盟,張魯亦當不敢北犯!隻是否合教,為敵為友,不成問吾與文和,當取承平道世人之意為重!”

安邑令衛覬全族俱已從賊,由不得不替主上分憂,此時寄書來言:“西方諸將,韓遂、馬騰以下,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隻苟安樂目前罷了!此輩因利而結義,有小恨則反目。將軍當緩而圖之,待其等自生變!”

徐庶出言反對道:“以某之見,安邑令此語方為正策!袁紹尚患公孫,曹操急滅劉備,其等便功成,亦需一二年息養,尚不能儘力求關中!使君東有雄關、塢堡,當能守備也!居於關中靜待西涼賊輩自亂,順勢而進兵,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若操之過急,使西涼各賊自危,驅率羌胡,連接一氣,齊鋒東向,勢大難當不說,便得勝,卒兵死傷亦眾也!”

記張陵修道的史乘很多,創五鬥米道之說卻無。細推之,張陵、張衡、張魯三代家傳的實在應當為“鬼道”,五鬥米教多應為張修所創。張修被殺後,部眾儘被張魯兼併。並統領其五鬥米教,將祖、父與本身編為“三張”,直立起“張天師”信奉,就是厥後玄門中的天師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