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291.陽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又調頭衝縣令吼道:“速征民夫、大戶部曲取土木堵城門!”

眾軍士的心被刹時提起,彷彿到了嗓子邊,好久纔有軍士淒聲厲喊出口,不一會,又有復甦些的大喝:“莫亂鎮靜!或是上黨三公子移師北上?”

禱告著六合,心存幸運,除飛跑去報事的外,城牆上軍士們死死盯著遠處緩緩逼近的步隊,恨不得長出一雙千裡眼,當即認出這支雄師能辨識身份的標識來。

“然也!沾縣官府如此,治下之眾閒時為賊,農時做民,本就已是賊窩。何另有淪陷之說?”

軍士們便不再理他,轉頭又聊起彆的。

遠處來的步隊看不到絕頂,不知有幾萬人馬。跟著袁紹掌控北地日久,自外族處購入多量戰馬,軍中馬隊越來越多,勢衰的黑山賊隻能仗著天時自守,大隊再不敢等閒出太行,便偶爾外出擄掠補給,也隻由小股人馬往各地襲搶,這般來攻城略地幾已絕跡。

“黑山賊數敗,今已勢衰,不敢輕出太行,兄無需多憂!”也有常日乾係好的,拍著乾癟軍士肩膀,安撫道:“上黨軍馬雖遠,晉陽卻有高刺史在,麾下多為騎卒,至本縣路途皆為平地,若賊至城下,救兵一日便到!”

趁風小些的時候,乾癟軍士都要探頭往外看看,如此數次,那副謹慎模樣又引得火伴們笑話不已,倒又多些談資。

比來的上黨郡除有袁尚軍馬外,另有郡縣兵八千駐紮,隨時可北援,且匈奴鮮卑無需憂愁,再不敷時,雁門、定襄、西河三郡亦可抽軍來援。

還是冇人理睬他的擔憂,倒有人哈哈笑道:“為肉食者謀,兄之高見可勝袁公、高刺史?諸縣不過五六百縣兵戍守,獨陽邑駐軍三千。若非防黑山賊至,何也?某隻聞古有杞人憂天,不想兄亦如此!”

被笑話很多了,乾癟軍士亦擰起性子,彆人言語隻當未聞,還是我行我素,探頭張望數十番後,再一次回過甚來,已是猙獰著臉,疾聲喝問:“本縣城小牆低,便有三千軍,抵得甚事?”

可惜兩下還離得遠,又有煙塵滿盈,視野中隻要長長挪動著的恍惚黑影,冇人能認得清楚。

薑敘、梁寬、趙衢三校到河南換防後,驍騎軍得令,先渡河與蕩寇軍會師,待入幷州重創高乾、袁尚,再齊往長安待命。

司州軍入幷州,又與之前謀定分歧,竟有“全軍”之數,外人不明內幕,俱被驚嚇到。

鄧慕安忙征馬騰、韓遂,袁紹並未防司州。張燕出山乃是自尋死路,愛子袁尚之論合適謀臣定計,待得報,便準其行事,先令高覽領冀州步兵往太行,討取黑山各部老巢,又使文醜、張郃統兩萬精騎,往易城防公孫瓚出。

——

這是多少人的步隊?

是以,自任職於幷州,高乾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張燕大兵突入太原郡,他亦不忙剿除,隻急遣使哀告於鄴城袁本初處。

乾癟軍士本就怯懦,常日裡神經兮兮的,每聽聞黑山賊入沾縣,他都坐立難安,此次也是。

加上役民、布衣冒充的“武衛軍”,為幷州戰事,鄧季竟然出動三萬卒兵!

校尉滿頭大汗,不知是熱的還是嚇的,急轉頭令親衛:“張燕來犯,速分報晉陽縣高刺史、宗子縣三公子,求援!”

沾縣地處太行深處,自有黑山賊以來,哪歲不淪陷兩三次的?幷州人早已見慣,其他幾個軍士儘不覺得意。皆笑乾癟軍士大驚小怪,又有人道:“沾縣早為官家所棄,並無軍士駐守的,縣令每聞賊來。便令人開城門歸入,自守於家中護妻小,縣令家貧,故從不為賊所害,待賊眾擄掠而去,又複出為官,此事早人所共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