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315.降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開罪之人,敢不求恕?”

這兩人都在馬騰帳下,現在請降,便已是自家的,對鄧季來講豈不是大喜?

受《演義》影響,兩人中鄧季首選馬超,次則龐德。

這份欣喜中另有不敷為外人道的東西:作為一名來自後代的穿越客,《演義》中印象深切、令人羨豔的東西老是揮之不去,比如蜀漢的“五虎大將”,曹魏的“五子良將”。

待解開繩索,鄧季親執馬騰之手,引其等入帳敘話。

要得馬超、龐德歸心,前提便需善待馬騰,鄧季自認不會犯演義中曹操的弊端。

故此,聽聞馬騰自縛到軍中,鄧季急與賈詡、太史慈等迎出帳,口稱:“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馬騰點頭同意,暫留徐庶在城內做客,遲延光陰,暗中多遣細作外出刺探動靜,。

馬氏出降。不費一兵一卒得武威、安寧二郡,鄧季天然欣喜若狂。

待主子領徐庶出門,馬騰問龐德道:“令明覺得如何?”

馬騰語畢,馬超、龐德、楊秋等出列再次行大禮參拜,鄧季一一問過姓名、表字,才道:“諸位皆虎賁之士,然司州常例,職不成輕授!按製,一軍隻四校,其他諸人當以武勇韜略給職,待武威卒兵遴選畢,留三千之數,先組三校,由馬、龐、楊三位暫任校尉。今後我當再遣數校卒兵入武威,待諸校安定西涼,按功給職!”

隻是徐庶步步緊逼,馬騰亦不由憤怒:“足下謂吾便不敢一戰乎?”

冀縣外敗後,楊秋領殘軍欲歸安寧,然安寧已為馬騰所奪,便舉軍而降。這般豪傑改換主家本是常事,隻是初來乍到,這時雖也在帳中,卻冇他說話的餘地。

馬騰已經服軟,徐庶作出的一番假模樣方纔收起,回禮道:“庶狂且輩,幸吾主不棄,以雞鳴狗盜之徒亦可用,收之在側,本屍位素餐,不敢再妄論大事。然亦知吾主向來寬仁,行事漂亮,公不聞韋端降而其子康得授漢陽太守、衛固叛而其族之士儘得用?馬氏久居邊地,後輩素尚武誌勇,公若降,其等儘可選卒兵而入軍中,其他從文者入吏、無術者為布衣,皆可得安業。擺佈智囊為定西涼,亦能儘多保護!”

金城武威兩郡相鄰。動靜傳得也快。不過馬騰纔剛從安寧返來冇兩日。隻聽聞金城郡改旗易幟,韓遂兵散流亡事,並不體味此中詳細,還在等候細作回報,徐庶便已到了。這時突聞麴義助鄧季取金城,涼州隻剩自家抵擋鄧季,頓時各種驚奇難信、惶恐不安齊壓上心頭。

明顯是來勸降的,還一副求死勸戰模樣,馬騰對這話是涓滴不信的,隻是情勢比人強,由不得他不低頭。聽對方提起前事,瞄一眼帳下咬牙不語的宗子,馬騰歎道:“前衝犯足下,吾之過也!丈夫司州重臣,胸懷韜略,乃天下奇才,當有宏度雅量,恕吾前罪!”

司州兵馬前雖大勝韓遂,耗損必也很多,難再持續大戰,袁紹、曹操等又不是隻會看戲的,這本是馬騰麵前保住武威的依仗,不過若真加上麴義的生力軍出去,和預期可就不一樣了。

馬騰點頭,又對馬超道:“吾等軍士家小儘在武威,此乃馬氏基業。張掖、酒泉、敦煌諸郡人戶皆稀,我父子等若西逃,如魚失水也,不免眾叛親離,遲早必為人所縛,到時恐合族皆不得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