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蹄大水踩踏而來,地動山搖,驚得麴義駭然回顧,隻瞥見為首大麾上一個刺目標“韓”字高掛。
可貴鄧季火線空虛,合法趁大好機會奪地稱雄,穩固地盤,這貴重的時候但是能遲誤得的?
身為背叛者,卻最容不得彆人背叛自家,馬超不肯西涼再有異誌者存在,萬難容麴氏,力勸韓遂將最後這三千騎誅殺在黃河南岸。
直到懦夫叛事真起,混在城內的細作急將動靜送回金城,麴義方大悔錯失良機,自思有袁紹、曹操在東管束,鄧季雄師急難回擊救濟,又有馬超背叛,此乃天予之機。
麴軍已是大亂,羌氐與之前鄧季甄選出的卒兵無不是精兵,馬超、龐德這等猛將來回牴觸不斷,前後夾攻下又有人領頭背叛,隻求活命掉轉東西的軍士越來越多。
回顧身邊,還跟從在側的多是麴氏族人,自家事敗,總要為其等覓條活路,麴義挑選了自刎,死前令擺佈持自家首級往韓遂馬前求降。
一番搏鬥後,韓遂輕鬆奪回金城,下一步天然要將好處最大化,便傳檄武威、隴西、安寧、漢陽四郡,令各地官衙獻城稱降,不然必領雄師擊之。
——
他自家則與馬超領兵再次渡河,籌辦趁虛一起攻到長安、篡奪三輔之地。(未完待續。。)
此番撤離比不得之前堅壁清野有構造、有籌辦,倉促下各種混亂自不免,百姓財物喪失極大,但是兵器之禍就在麵前,總不能不先愛惜性命。
經前次聯軍討司州之敗後,韓遂氣力固然大損,但也不是完整就冇有翻盤的機遇——金城郡畢竟是韓遂老窩,運營多年,其故舊之輩各處皆有,麴軍中舊部更多。
麴義雄師已煙消雲散,金城郡留守的人馬雖還上萬,卻如何敵得過氣勢洶洶的虎狼之師?這舊主韓遂殺返來,各地天然如同之前迎麴氏普通,又紛繁改換旗號,誅殺麴氏族人呼應。
兩下本就互不信賴的,自家又確切理虧來遲,馬超不肯放雄師入內實屬普通,不過麴演亦暗笑馬超剛愎:懦夫縣遭此大變,城內所剩兵馬當未幾,是否另有需求兩家聯手?
麴氏啞忍多年苦心練出的數千精兵也萬敵不過,戰至傍晚,麴氏軍馬一敗塗地,麴演死於亂軍中。
龐德樸重卻不是呆傻,韓遂雄師殺至,到此時,目睹馬超為兵變已有很多籌辦,心中暗叫不妙,這些豈是聞馬氏遭屠纔來得及安插的?
馬超納其降。然後將其部眾併入自家麾下。
隻不幸千裡迢迢搬家來的南陽民,尚還安身未穩,又遭此亂事涉及再次搬離。
鄧季在懦夫有七千人馬,之前麴義還甚顧忌,但是顛末馬超這番折騰,還能剩下多少來?聞懦夫叛起後,麴義已未將馬超放在眼中,隻道是天賜良機,若非如此自家不知還要啞忍多久。
不過如此大事,憑麴演身份不是能決計的,隻能先駐紮在城外,待麴義至再做計算。
乃至為免前事之罪,眾豪傑下起手來比馬超還狠,麴氏姻親皆不放過,才四五日工夫,西平、金城兩郡已無人再敢自稱姓麴、與麴氏有親。
故此,預備起事之前,馬超心目中的首選盟友就是韓遂而非氣力更強的麴義。招麴氏雄師來,不過是為引蛇出洞,先滅其勢,畢竟麴家現在已不成小覷,麴義野心又大,若舍家逃亡行此大事,最後卻鬨得為麴氏作嫁衣可就太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