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袁紹自家精騎不來。
四人中最艱钜的就是步度根,他統轄的部族遠不如軻比能,此次也是聽聞閻柔提及有隙的軻比能出八千騎助袁紹,不想伏輸,還用近千老弱充數,很費些力量才湊出八千人,就算換回被俘的近三千兒郎,也是元氣大傷。並且為此次出軍,部族中上等戰馬都已用儘,再無多餘,就算歸去後當即構造人手套野馬時候上也來不及。
能在上黨逼降烏桓、鮮卑二族馬隊,光前後緝獲的戰馬就有一萬三千匹,再逼其等部族交出劃一人數的馬匹來贖人,還可再得萬餘,新得兩萬三千多匹良馬,足以充盈軍馬場了。
此次為襲曹軍提早遴選出的少年們,並不會就此插手軍中,戰後就閉幕,還是得其等其等年滿十八後纔可入軍,但是以戰賜下的戰馬、東西、甲冑也不再收回,鄧季隻當是提早發放,這批少年今後插手卒兵時不再給賜便是。
三日以後,軍中糧儘,已不成再戰下去,軻比能等無計可施,隻得求閻柔出麵,往鄧軍中請降。
多了虎牙軍的膠葛襲擾絞殺,散開去的外族騎想再次調集就困難很多,很多小隊都臨時不能歸建,退出的速率就被拖慢。
鄧季押俘入上黨,龐真自免不得一番恭賀。
隻是鬆氣的同時,連番苦戰下來虎牙、蕩寇、威烈、驍騎、武衛諸軍卒兵折損之巨,也讓鄧季心疼到頂點。
兩族雄師尚未靠近上黨,鄧季得動靜,搶先動手,讓龐真自守城池,他領雄師突襲,直擊外族行軍中部,蹋頓、軻比能都捨不得再棄去大半兒郎,隻能轉頭與戰。
不管是烏桓的蹋頓、樓班還是鮮卑軻比能、步度根,此時各自的部族懦夫都還未幾,頓時健兒折損在民屯塢堡下實在心疼,摸乾脆地攻打過兩日,軻比能等頭子便萌收回退意。
眼目前,曹操敗走、外援慘敗,鄧季已完整放開手腳,龜縮在太原的袁紹另有持續死戰下去的決計麼?
天下諸侯中,本以鄧季馬最多,到現在也再冇有多餘的軍馬儲備。
軍糧漸難以保持,鄧季麾上馬隊不比他們少,在仇敵要地作戰,冇了戰馬更是死路一條,連屠宰戰馬以放逐糧都不敢,全軍隻要寄但願於袁紹,望其應約出兵上黨策應歸程。並供應糧秣。
先前袁紹曾與其等謀定,兩族騎隊歸時會遣雄師策應,其等未建功便欲歸,袁紹心雖不滿,但畢竟是外援,今後另有效到處,接到閻柔信報還是再遣軍南下上黨。
自馬超等叛起涼州,鄧季三麵開戰,高低人等神經無不繃緊,現在西涼叛漸平,曹操大敗於河南,袁紹外援亦儘殲,戰況已漸明朗,總算是能夠鬆下一口氣。
軻比能等走後五日,鄧季、徐庶遣袁軍降卒傳語本初,問其戰否。
鄧季得報,板滯好久,方對田豐道:“如此大事,龐雙戟何不遣人告我?張燕前車之鑒,豈能不察?”
以河南少年新組軍暗害曹操之前,田豐已有手劄到,戰後又有信至,詳細先容各種籌辦、善後事項。鄧季身在上黨,卻也儘知,河南四個馬場最多隻湊得出八千戰馬,加上百姓中調換一些,才勉強夠此次少年軍所用,現在治下戰馬已不敷用。
要戰便給你戰,要殺便殺給你等看!
泥腿子鄧季發瘋。望族貴子袁本初便開端心虛,自此龜縮回太原,再不敢南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