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又被亂兵衝散,隻剩閔貢扶少帝與陳留王,三人乘夜色往南行,欲回皇宮。走了幾裡地,得百姓家一輛板車,改乘牛車行,天亮後,又找到兩匹馬,天子獨騎一匹,陳留王與閔貢合騎一匹,持續往南行,這時才漸有公卿趕來彙合。
兩個兒子中,劉辯年紀大,可他自幼便養在官方,母親雖已貴為皇後,卻一樣來自官方最底層,劉辯的貴族禮節教誨天然就不那麼完美,在靈帝眼中,這是輕浮的表示,毫無帝王威儀,夙來不喜,相較起來他更愛好季子劉協。
何進一家出自官方,是靠當上皇後的mm起家起來的,自也情願親邇來高傲師望族袁紹、袁術兄弟,以進步本身威勢,兩下一合,很快汲引何顒為北軍中候、許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同時遭到汲引的另有二十多黨人。
靈帝諸子多夭,存活下來的就隻要劉辯、劉協兩位皇子。
奉何進之令入京“勤王”的河東太守董卓率軍來到洛陽城外,遠見宮中起火,知生變故,便統兵急進。到都城西時,才聽聞少帝一行在北邊,就要回宮,又率軍與大臣們一起到雒陽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驅逐,這就是“候非候,王非王,千乘萬騎歸邙山”。
要脫手也得等人家分開都城,到時幾名郡縣官吏便可行,還能一網打儘,可袁紹迫不及待,自認局勢已定,竟然讓處所官提早脫手。
汗青,老是由很多必定中的偶爾事件組合起來的,那些自認公理有害之人的風險不比張讓、趙忠小,漢末董卓之亂、諸侯並起,袁紹之責極大。
去歲設立西園八校尉,目標就是要分何進兵權,靈帝將這股力量交在本身最信賴的寺人小黃門蹇碩手上,封其上軍校尉,可相較一名寺人,其他袁紹、曹操等校尉更情願服從何進,蹇碩也不能完整把握八校尉。
劉辯出世於熹平五年(176年),現在虛歲十四,母親何氏當時隻是一名宮女,其出世後,母以子貴,被封為朱紫,得靈帝寵嬖,宋皇後被廢兩年後又晉為皇後。
靈帝崩,董太後、蹇碩擁立劉協,何氏兄妹天然擁立劉辯,牴觸已不成製止。
當天(八月二十八日,西元189年9月25日),少帝回宮中,大赦天下,改元昭寧。
粗心是少帝(注2)劉辯天生舉止輕浮,儀表貧乏君王應有的嚴肅,在為先帝守喪期間,冇有儘到作兒子的孝心,懶惰怠慢,和常日不守喪時冇甚麼兩樣,乃至做出**的行動,醜聞被天下人所知,有辱社稷和祖宗,是以將他廢黜為弘農王,而陳留王賢明,故另立劉協為帝。
這個時候,寺人們走投無路,也隻剩拚個魚死網破一條路可走。
劉辯繼位後,上軍校尉蹇碩還想廢帝另立陳留王為帝,可惜事泄,不久,何進命黃門令拘繫蹇碩並將其誅殺,太皇太後董氏亦被兒媳毒死宮中。
昭寧元年玄月月朔(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調集百官,逼何太後下聖旨廢黜天子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太傅袁隗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進奉給陳留王,劉協即位為天子,改元永漢。厥後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麵的新天子稱臣,見廢帝此慘狀,何太後哽咽流涕,百官亦都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