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272章 女帝師四(6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67]《史記·高祖本紀第八》:“秦始天子常曰‘東南有天子氣’,因而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呂後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後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平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後輩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79]《論語·陽貨第十七》:“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84]《易經·繫辭上》:“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倒黴”也。’”

[70]《三國誌·蜀書·劉二牧傳第一》:“(劉)焉內求交阯牧,欲避世難。議未即行,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聞扶言,意更在益州。會益州刺史郤儉賦斂滋擾,謊言遠聞,而幷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謀得施。”

[94]《周書·傳記第七》:“李弼、於謹懷佐時之略,逢啟聖之運,綢繆顧遇,締構艱钜,帷幄儘其謨猷,方麵宣其庸績,擬巨川之舟楫,為大廈之棟梁。非惟攀附成名,抑亦材謀自取。及謹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充斥為戒,覆折是憂。不有君子,何故能國。”

[119]《春秋左傳·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97]《宋書·傳記第十九·張暢傳》:“但受命本朝,過蒙籓任,人臣無境外之交,恨不暫悉。”

[100]《周易·井卦》:“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來往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無禽,時舍也。九二:井穀射鮒,甕敝漏。”

[65]《北齊書·孝昭帝紀第六》:“初,帝與濟南約不相害。及輿駕在晉陽,武成鎮鄴,望氣者雲鄴城有天子氣。帝常恐濟南答覆,乃密行鳩毒,濟南不從,乃扼而殺之。”

[105]白居易《夜雨》

[116]《史記·趙世家第十三》:“異日,姑布子卿見(趙)簡子,簡子遍召諸子相之。子卿曰:‘有為將軍者。’簡子曰:‘趙氏其滅乎?’子卿曰:‘吾嘗見一子於路,殆君之子也。’簡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則子卿起曰:‘此真將軍矣!’簡子曰:‘此其母賤,翟婢也,奚道貴哉?’子卿曰:‘天所授,雖賤必貴。’”

[72]《戰國策·齊楚卷十一》:“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擺佈曰:‘乃歌夫長鋏返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何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懦愚,沉於國度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成心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因而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69]《後漢書·王劉張李彭盧傳記第二·王郎傳》:“王昌一名郎,趙國邯鄲人也。素為卜相工,明星曆,常覺得河北有天子氣。時趙繆王子林獵奇數,任俠於趙、魏間,多通豪猾,而郎與之親善。初,王莽篡位,長安中或自稱成帝子子輿者,莽殺之。郎緣是詐稱真子輿……林等愈動迷惑,乃與趙國大豪李育、張參等通謀,規共立郎。會人間傳赤眉將度河,林等是以宣言赤眉當至,立劉子輿以觀眾心,百姓多信之。更始元年十仲春,林等遂率車騎數百,晨入邯鄲城,止於王宮,立郎為天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