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275章 女帝師四(6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30]《資治通鑒》:“臣光曰:君子之於正道,不成少頃離也,不成跬步失也。以昭明太子之仁孝,武帝之慈愛,一染懷疑之跡,身以憂死,罪及後昆,求吉得凶,不成湔滌,可不戒哉!是以詭誕之士,奇邪之術,君子遠之。”

[241]《後漢書·馮岑賈傳記第七·馮異傳》:“苟令長安尚可扶助,延期光陰,疏不間親,遠不逾近,季文豈能居一隅哉?”

[212]《說苑·修文》:“(天子)入其境,地盤辟除,敬老尊賢,則有慶,益其地﹔入其境,地盤荒穢,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削其地。”

[213]《孟子·滕文公下》:“曰:‘子何故其誌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誌乎?食功乎?’曰:‘食誌。’曰:‘有人於此,毀瓦畫墁,其誌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曰:‘否。’曰:‘但是子非食誌也,食功也。’”

[224]《舊唐書·傳記第七·裴寂傳》

[237]《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傳記第三十八·霍諝傳》:“諝聞《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弑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此仲尼以是垂國法,漢世所宜遵前修也。”

[250]宋庭芬有五女,曰若莘、若昭、若倫、若憲、若荀,皆警慧,善屬文;而若昭、若憲成績更高些。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都被召入宮廷,稱為女學士。若昭於唐穆宗(821—824 年在位)時拜為尚宮,曆經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掉隊封梁國夫人。

[232]《宋史·傳記第七十二·富弼傳》:“(富)弼知帝果於有為,對曰:‘人主好惡,不成令人窺測﹔可測,則奸人得以附會。當如天之監人,善惡皆所自取,然後誅賞隨之,則功罪無不得實在矣。’”

[243]《品德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生長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華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16]《說苑·反質》:“孔子曰:‘賁非正色也,是以歎之。吾思夫質素,白當正白,黑當正黑。夫質又何也?吾亦聞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寶珠不飾,何也?質不足者,不受飾也。’”

[227]《漢書·翟方進傳第五十四》:“傳曰:‘高而不危,以是長守貴也。’欲退君位,尚未忍。君其孰念詳計,塞絕奸原,憂國如家,務便百姓以輔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強食慎職。使尚書令賜君上尊酒十石,養牛一,君審處焉。”

[238]《韓非子·說疑第四十四》:“孽有擬之子,配有擬妻之妾,廷有擬相之臣,臣有擬主之寵,此四者國之所危也。故曰:‘內寵並後,外寵貳政,枝子配,大臣擬主,亂之道也。’”

[214]《說苑·談叢》

[218]《孔子家語·卷五·困誓第二十二》:“孔子曰:‘不觀高崖,何故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何故知冇溺之患﹔不觀巨海,何故知風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則無累於身矣。’”

[248]《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但是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