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太學裡當個經學博士是留京為官的必經之道,可眼下父皇底子偶然留表兄在京為官,既然已經批了外放,就當乖乖上任。處所官做得好,也是能夠調回都城的。漢初的張蒼習天下圖書用算律曆,初時隻是做淮南王的相國,厥後進京做了禦史大夫,位列三公。曹參初時在齊國為相,後蕭何死了,曹參進京做了丞相。漢武帝時,韓安國為梁海內史,厥後也做了禦史大夫。
一老一少,俱是一身白衫。太後腰間束一條金色緞帶,少女腰間倒是一條紅色緞帶。兩人技藝極快,激鬥之間,騰起淩厲劍風。金紅緞帶如閃電亂舞,如烈火燃燒,翻雲覆雨,六合變色。
邢茜儀忙又拜下:“臣女本日蒙恩進宮,得太後指導,已是萬世不修之福。請太後恕臣女技藝荒廢,禮數不周。”
我恍然道:“是了……一時竟忘了此事。”
高曜俄然冷哼一聲,一鼓掌道:“蠢材蠢材!”
穆仙微微一笑:“裘夫人,公子功名在身,何必再稱本身為罪婦?”
穆仙走上前去端端方正行了一禮,方向那中年女子道:“皇後孃娘聽聞兩位裘夫人進宮了,特命奴婢請二位去守坤宮。”
裘夫人忙攜兒媳的手退後一步,雙雙跪下:“妾萬死!”說罷伏地不起。
惠仙道:“娘孃的脾氣,夙來不肯服軟,又如何肯求人?”
惠仙道:“本來百口都盼著少爺在太學做兩年博士便能補缺,誰知聖上大筆一揮,將少爺放到蘄水縣去做縣令了。大太太隻要這一個兒子,天然捨不得外放。邇來皇後當政,大太太便帶著少夫人進宮來求娘娘,請娘娘求了皇後,將少爺留在京中。如此已有兩次。”
當下世人擁著太後回到後殿。談笑半晌,孩子們便該去上學了。我正要隨高曜分開,忽聽皇後道:“朱大人留下。明天因為大人送弘陽郡王上學。”
天子道:“母後也說了,那些不過是股肱虎倀,隻要皇後是朝夕相對的親信,是朕最信得過的人。舍親信而用虎倀,未免不智。”
慎嬪笑道:“裘玉郎不敢抗旨,本日便去上任。”
“竇嬰是劉榮的太子太傅,朝中名譽頗高,師生豪情深厚。後因景帝無端廢太子一事,憤而去官。劉榮冤死,百姓憐憫,諡號為臨江閔王。當時的新皇太子、膠東王劉徹年紀尚小,上麵卻有如許一名百官推戴,萬民敬佩的長兄……”
我歎道:“罷了。皇後給我這樁差事,當真不知從何做起。候選的蜜斯們那樣多,恰好隻能選出一個,還不能順得哥情失嫂意,當真是難。”
【第三十二節 天下混一】
太後責怪道:“那麼些朝之股肱,國之虎倀,還不敷天子用的?皇後身子如許弱,還隻是勒掯她。”
天子出征的日子定在四月初七。初五淩晨,帝後領了妃嬪女官、皇子公主前去濟慈宮向太後存候。氣候陰沉,烏雲壓頂。隻見太後正和一個少女相對舞劍,慎嬪還是捧了衣裳手巾恭立在旁。
惠仙道:“是娘娘孃家的大嫂和侄媳婦。”
午後,我和高曜去曆星樓看望慎嬪。
綠萼掀起簾子,若蘭捧著白玉盤走了出去,施禮道:“我們女人說櫻桃很好,多謝大人操心想著。”說罷將盤子交還給綠萼,“這還是本年月朔次吃上櫻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