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寂告彆以後,玄奘便手捧無字書,墮入了空明禪當中。
玄奘凝睇著無字書,思考了一番,彷彿也不得其解。
大雁塔高約三十丈,塔底呈方錐形,一共七層。大雁塔當中,供奉著玄奘從天竺請回的佛像、舍利子,以及保藏著從佛國運回的六百多卷貝葉經(3)。
“阿彌陀佛!貧僧見過玄奘禪師。”
這一年,有沙門(1)十人敬獻《大雲經》(2)給武後。《大雲經》裡說,淨光天女曾在燃燈佛處聽聞《大般涅槃經》,厥後她在釋迦牟尼佛期間以凡胎來臨於世,再次聽聞佛法奧義,併成為了國王,獲得了轉輪王的國土,教養子民,廣做善事。
白姬道:“敢問玄奘禪師,您如何對待《大雲經》呢?這是真經還是假經?”
與青龍寺、薦梵刹等淺顯寺院分歧,大慈恩寺除了停止皇家祭典、無遮大會,或者各種佛教節日,普通不對外開放。
削髮人普度眾生,與人便利,帶路僧隻好又帶白姬、元曜去五觀堂吃齋飯。
白姬接過無字書,她的手顫抖了一下,眼中幽光瀲灩。
和尚帶白姬、元曜來到了大雁塔下。
元曜從速作了一揖,道:“有勞大師。”
本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禪師。
大雁塔外侍立著四名黃衣武僧,帶路和尚打過號召以後,帶白姬、元曜進入大雁塔。
白姬有點利誘。
白姬、元曜正說話,剛纔出來傳話的和尚出來了。
貞觀元年,玄奘為了尋求佛法,單獨一人西行五萬裡,曆經艱苦,不畏存亡,到達天竺佛教中間那爛陀寺獲得真經。他一去十七年,走過了一百一十個國度,學遍了西域乃至天竺的各種釋講授說,並帶回了六百多卷佛經。
“武後為了傳播《大雲經》,要停止百僧宴,特地聘請了玄奘禪師。聽上官大人說,玄奘在大慈恩寺呢。”
處寂雙手合十,道:“貧僧趕來長安的路上,路子熊耳山,便在空相寺掛單落腳。早晨,貧僧禮佛以後,便安息了。在夢裡,達摩(5)祖師持一燈來見,與貧僧辯論無相之佛,空寂之法。辯完以後,達摩祖師呈哀泣之狀,贈送貧僧一本書。達摩祖師口言‘空明禪’,繼而消逝不見。貧僧醒來以後,禪房沉寂,一燈如豆,正自蒼茫之時,卻發明手中拿著一本無字之書。這場夢境如真似幻,讓人猜疑,這本無字的‘空明禪’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慈恩寺中虹梁藻井,綠樹碧綠,廟門宏偉寂靜,大雄寶殿的琉璃瓦佛光普照。一起行去,法堂重樓複殿,鐘鼓樓莊嚴莊敬,藏經閣外的菩提樹蒼綠參天,西邊是一千九百間僧舍寮房,分為十三個院落,院落的屋脊是青灰色的,像是一片一片飄在浮光上的剪影。
玄奘微微點頭。
元曜正打著打盹,俄然有一個和尚在大雁塔內裡大聲道:“玄奘禪師,處寂(4)師父求見。”
白姬笑道:“我來這大慈恩寺,不是求見虛空禪師。”
處寂恭敬隧道:“阿彌陀佛!玄奘禪師能夠漸漸參悟,若得其意,請點化貧僧。貧僧先告彆了。”
“玄奘。”
晉昌坊,大慈恩寺。
不一會兒,一個緇衣和尚走了出去。
“啊,這無字書裡雖無一言,但卻充滿了慾望與執念……玄奘禪師,我隻是一個見地陋劣的西市販子,可解不開這通俗莫測的無字之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