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六百年後,世道突變,軍製亦變,皇室與諸侯都扶養有常備軍,故資質較差、身家陋劣的修士普通挑選門檻最低的鍛體,隻要下工夫肯刻苦就能有所成,當兵即成甲士、列長、隊率乃至旅大夫,為布衣修士的進身之道。
仙島之法,借六合萬物奧義,以煉氣為裡,術法為表,非聰慧明慧、根骨極佳、身家豐富者不能學,為諸侯、士卿大夫後輩專屬。再者,初級貴族後輩個個家學淵源、高貴不凡,怎能與布衣修士普通行那又臟又累又苦乃至須接受劇痛的功法?錦衣華服、仙姿超脫、氣韻不凡、出塵臨仙......這是必須的!
“唔,《帝經》與神山,真有因果!”
長弓雲從速跪伏:“請仙老獎懲,雲兒笨拙,尚未背熟。”
少年明悟《帝經》之妙,心存“替天行道”,顛覆現當代道之誌,不畏艱險,刻苦磨礪,旁人看去,的確與“殘虐己身”普通。
嘯聲鋒利,響動四方,洞中靜室內,仙老桐風英心中一驚,旋覺那嘯聲中帶著歡愉,並非遇險求救之聲。
《帝經》、《引仙訣》都呈現題目,偶爾的偶合嗎?又或者公然是出身必定修行路,以此子出身仆從之命,隻能走那鍛體苦修之道?
神山之法,鍛體、煉氣並重亦可伶仃修煉鍛體。普通筋骨強健者便可鍛體,煉氣需求憬悟資質,且修煉時候冗長,破鈔較大。
帝國之初,皇室和諸侯軍製乃平戰連絡,戰時以貴族為骨乾,調集布衣而成軍隊,是以成年布衣都有能夠應征兵戈,民風尚武。
“是,仙老。”長弓雲乖乖領命。
“那為何不消功?”問著,氣頭又起,仙老再度揮鞭,又是一聲脆響。
當世,修士之路無外三條,鍛體、煉氣、修神。
桐風英雖師法仙島,但畢竟有四百多年壽元,見地博識,神山那一套修煉之法也略知一二。遵還是理,煉氣鍛體該當是跟著修行日深而吸納六合靈萃越多,就算他資質不凡,肮臟儘除已經完整入門,衝要破門檻超越境地,也該當是吸納更多六合靈萃以助力,怎會呈現如此之狀?
四百年前的桐侯風英兄弟便是挑選仙島之法,此前傳授長弓雲的也恰是仙島之法,讀書明義隻是修法的根本。
“既然如此,吾心無掛,可雲遊四方去也。”仙老桐風英擺手止住一臉驚色的少年,續道:“流星子儘可在大雪峰放心修煉。此處性寒,日久淤積於內必成大患,石洞深處有兩條石階,左邊一條通地底深處,有地火噴湧,恰是你師尊化道之地,你可前去參悟修煉,化解寒氣。右邊一條通滄浪之水深幽空曠處,有吾桐族先人聚居,臨時勿擾之,他日匡複古製時纔可引為助力,如有需可向內裡龍潭邊采摘靈藥備用。牢記,修行之道己身為要,他物為次,莫要急功近利而本末倒置。唔,若吾三年五載不複歸,若你能滿開穿雲弓,則取了你師尊所留兵器甲冑,下山去吧!”
一聲長嘯,巨石飛出,砸得寒潭一片水花,一道身影穿透水霧而來,立於桐風英身前垂首躬身。
桐風英幾鞭下去,心氣已見停歇,他實在是對流星子依托了太大希冀,連胞弟風華都化僅剩的三十年壽元覺得助力,希冀不成謂不深。長弓雲也乖覺聰慧,資質不錯,如何就記不住戔戔千餘個仙道符文呢?奇哉怪也!必定是心機不屬,朗讀萬遍也是徒然。那,這孩兒心機去哪兒了?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