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呢?”
“樸重開通,很有乃父之風。”實在閻太守是甚麼風,我也知之不詳,但閻纘能治漢中如此重地,本領應當不至於太差。特彆首要的是,這個閻亨但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啊,這意味著不消像司馬白一樣還要買官,才氣名正言順地占地。
“伯父想來也曉得,漢中乃產糧之地,故朝廷每年的歲貢糧都不在少數。但近年來各地豪強侵犯良田之風日盛,原占田之民多成其雇農,或不得已開荒,故收成日減。而這些豪強並地以後,或隱或瞞,均不按實地征稅,官府故意有力,實難向朝廷交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伯父以侄稱我便好,千萬不成見外。不瞞伯父說,小侄此時正有一煩惱之事,以是剛纔正深思出神,故此有些失禮。”
“算了,我們說回重點。我們臨時把朝廷和百姓算作一體,外族的事也由朝廷操心,那麼剩下的就是豪強和匪賊了。那麼體例就很較著了。”
“請伯父見教!”
“小侄也從父親處聽過伯父的天下人之說,隻是我等食君之祿,如何能不忠君之事?”
他昂首看了我一眼:“您找我父親?”
“第一,你現在能拿到俸祿嗎?第二,就算你能拿到俸祿,這些俸祿說到底是君給你的,還是天下人給你的?”
“這詩的前麵!不是另有一句:“大夫不均,我處置獨賢”嗎?這句詩前麵底子不是重點,整句的重點是前麵這一句,被你這麼一拆,意義全反了。實在這首詩不是必定王權的,而是說天下那麼大,有那麼多吃乾飯的人,乾嗎就老子一小我累死累活的?太不公允啦!”
這些動機嘩啦嘩啦地從腦筋裡翻過,我對這個閻亨有了稠密的興趣,便對吳晟說道:“我能不能去見見這位閻亨?”
“官府無兵,奈之如何?”
“鄙人冒昧前來,冇打攪太守公事吧?”
“閻纘有五子,宗子閻亨,朝廷曾任命其為遼西太守,但幽州牧王浚擅權,不但不聽朝命,且有侵犯之意。閻亨不日前已回父切身邊,暫充太守府主簿一職,甚為屈才。”
“對於不了全數,何不殺一儆百?”
“煩惱之事?無妨說來聽聽!”
“國度既然有法,這些豪強違背占地、偷稅漏稅,為甚麼不遵循國法究查他們呢?”連我想占地都得做到名正言順,這些豪強真是比我還大膽啊。
“不,我就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