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雨連天_14.十三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柳朝明遙遙對朱南羨一揖,亦要回都察院去,蘇晉跟在他身後,輕聲說了句:“多謝大人。”

朱憫達問朱南羨:“你當年去西北衛所前,曾提過要討一名進士來做你的侍讀,教你學問,可恰是此人?”

但話到了嘴邊,他又踟躇起來,彷彿俄然被人捅破了苦衷,做賊心虛隧道:“大、大抵是吧。”

柳朝明稱是。

不過也好,眼下他與老七勢如水火,兩個胞弟都是腦筋簡樸的廢材,若能憑此事博得都察院的好感,不消說支撐,哪怕一星半點的側重,於局麵也是大無益處的。

朱憫達再懶得理這兩個不頂用的,而是回身對柳朝明一揖,道:“讓禦史大人見笑了。”

她說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大人之恩,下官深銘不忘。”

其間事了,晏子言率先辭職,去翰林院善後去了。

蘇晉埋首道:“回太子殿下,微臣是景元十八年恩科進士。”

時已近晚,長風將起,蘇晉極目望去,隻見宮閣樓台,不見山高水長。

眉宇間自帶一股清致之氣,竟能讓人忽視本來非常雋雅的五官。

柳朝明冇有轉頭,腳下步子一頓,問了句:“如何謝。”

朱南羨自餘光裡覷了覷朱憫達的神采,很見機地撲通一聲跪下,卻耐不住嘴裡一團紙支楞八叉地堵著,忍不住嚼了兩下。

朱南羨的手僵在半空,然後,往右騰挪一尺,拎起了晏子言。

柳朝明默不出聲地從懷裡取出一封密帖,置於方纔出師未捷的燈台,燒了。

晏子言把她的《清帛鈔》拿給太子殿下看,朱十七卻說認得她的筆跡,引來朱憫達生疑,朱十七惶恐之下,找來任暄想轍。任暄卻怕引火燒身,隻好賣了蘇晉,把她的策論本來呈交刑部。卻又怕叫人查出端倪,纔來應天府讓蘇晉逃的吧。

朱憫達想起一句話來,滿腹詩書氣自華,隻可惜,多了三分蕭索。

晏子言曉得那策論本來就在柳朝明身上,卻道:“回殿下,還未曾。”

他背對著蘇晉,不由道:“蘇時雨,本官有句話想問你。”

話未說完,戛但是止,因為他聽到身後有人一分猶疑兩分體貼還帶著七分故作平靜地問了句:“蘇知事的傷可好些了?”

映入視線的這張臉,如何說呢?

朱憫達滿心盼著兩個胞弟能成為本身的左膀右臂。

朱憫達想了一想,又問柳朝明:“本宮傳聞,蘇知事是禦史大人帶來詹事府的?”

但是十七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文不能提筆,武不能上馬,活生生的廢料點心。

眾生百態,天下攘攘皆為本身而活,天然有報酬了利字而將義字忘儘。

朱憫達看他這副冇出息的模樣,冷哼了一聲,又問晏子言:“先前讓你去找蘇知事代寫策論的本來,你可找到了?”

雖說祖上端方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景元帝實施封藩製,每個皇儲皆氣力不凡,而七王的淮西一帶,恰是父皇當年起勢之地,這此中寄意,不必贅言。

眼下七王羽翼漸豐,先前的漕運案辦得非常標緻,外間隱有賢王之稱,連父皇都非常看重。

朱十七從地上爬起來,往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仍哭得抽抽噠噠,朱南羨非常嫌棄地看了他一眼,轉頭去問柳朝明:“柳大人,那這代寫策論一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