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房的人三三兩兩聚到了四時居,院子裡莊嬤嬤正批示著人將舊時蓄下的時藥聚在當庭燃燒,這類講究叫做“焚古藥”,以辟疫氣或止燒術。
。
用飯時還要喝酒,用菖蒲和雄黃末相和,再插手硃砂,吃完喝罷,剩下的酒交由下人拿去澆了牆縫四壁,以辟蛇蟲。
官方以為端五節采的藥最好,也是有必然科學根據的。仲夏蒲月,很多草藥已經成熟,藥力最強,此時采藥,結果天然更好。《夢粱錄》也曾有載:“這天采百藥或修製藥品,覺得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靈驗。”
進了上房,見燕十少爺早來了,穿戴花花綠綠的新衣,髮梢辮尾繫了各式的符籙,背上也有,綵線了,艾虎了,繡了五毒粘上艾葉的各色綾子了,手上,腳上,琳琅滿目,的確就是一架“行走的貨郎車”。
燕子恪又把手裡拿的一柄摺扇一柄團扇給了燕老太太:“皇上賜的宮扇,給二老用。”
“好好好,看龍舟!”燕老太太笑著,待世人一一施禮結束,略坐了坐,就讓幾個略年長的家下領著出府,往外頭野地裡采百草去了,揀著龍膽草、硃砂根、丹蔘、車前草、商陸、天南星、半夏、七葉一枝花、五味子、葛藤根、石蕊等采摘,這是官方風俗,燕家雖貴為官宦,這也纔不過是頭一代,往上追溯還不都是布衣過來的?本著辟邪趨吉的初誌,每年燕老太太還是會讓孩子們出去跟著走一個過場,以為身上多沾些草藥氣,起碼能減少患疾、強身健體。
“都城端五,貴賤人等必買新蒲鞋,穿之過節,歲覺得常。”
燕八女人穿的則是彆的一種意義上的石榴裙,前人將石榴做雄雌之分,雄樹花朵大,花瓣上有或深或淺的斑紋,因此用蠟染或紮染的工藝將裙子染上亂而有序酷似石榴斑紋的斑紋,亦被稱為“石榴裙”,傳說中楊貴妃就酷好穿這類的石榴裙。
及至中午,一家人坐到一起用飯,主食是加蒜過水麪,湯是桃枝熬的辟邪湯,天然也還少不了粽子,一盤盤端上來,項目浩繁,甚麼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鎚粽、九子粽,另另有把挑出來的肥龜煮熟透了,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俎龜粘米,取陰陽包裹之象——這類做法能夠追溯到晉朝時候了
蒲月又被稱為榴月,女孩子們因此多喜穿鮮紅惹眼的石榴裙,正所謂“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燕五女人的石榴裙最標緻,裙襬一層一層仿著石榴花瓣的模樣做出來,一走路裙襬便隨風綻放,像榴花大盛,熱烈鮮妍,再配上茶青色的上衫,仿著榴葉形做的雙袖,端地是人比花嬌,明豔不成方物。
燕老太太正拉著燕十少爺,一手沾了雄黃酒給他往額上畫“王”字呢,畫完王字還要往臉頰耳鼻處塗上,邊塗邊和他講昨兒他看著的蟾蜍是用來乾甚麼的:“……待到了正中午候,取蟾蜍頭上有八字者,陰乾百日,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帶其左爪於身,能避五兵……那東西還能做成蟾錠,在它口裡塞上一塊古墨,懸於梁下風乾,亦或用針刺破蟾眉,擠出蟾酥,可拔毒、清熱、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