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邸_第216章 憋buy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故相陳岐公,有司諡榮靈。太常議之,以榮靈為甚,請諡恭。以恭易榮靈,雖差美,乃是用唐許敬宗故事,適足覺得累耳。錢文僖公始諡不善,人有為之申理而改思,亦是用於頔故事;後乃易今諡。

晉\\江\\文\\學\\城\\付\\費\\小\\說

以磁石磨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分歧。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

瀕海素少士人。祥符中,廉州人梁氏卜地葬其親,至一山中,見居人說:旬日前,稀有十龜負一大龜葬於此山中。梁以謂龜神物。其葬處或是福地,與其人登山觀之,乃見有邱墓之象。試發之,果得一龜死龜,梁乃遷葬他所。以龜之所穴葬其親。厥後梁生三子:立儀、立則、立賢。立則、立賢皆以進士落第。立儀嘗預薦,皇祐中,儂智高平,推恩授假板官。立則值熙寧立八路選格,就二廣連典十餘郡,今為朝請大夫致仕,餘亦識之。立儀、方則皆朝散郎,至今皆在,徙居廣州。鬱為士族,至今謂之“龜葬梁家”。龜能葬,其事已可怪,而梁氏適興,其偶爾邪,抑亦神物啟之邪?

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常常殺人,可為深戒。據《本草》:“河豚味甘溫,無毒,補虛,去濕氣,理腰腳。”因《本草》有此說,人遂信覺得無毒,食之不疑。此甚誤也。《本草》所載河豚,乃今之魚,亦謂之鮠五回反。魚,非人所嗜者,江浙間謂之回魚者是也。吳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魚。《本草注》引《日華子》雲:“河豚有毒,以蘆根及橄欖等解之。肝有大毒。又為魚、吹肚魚。”此乃是侯夷魚,或謂胡夷魚,非《本草》所載河豚也。引覺得注,大誤矣。《日華子》稱:“彆名魚。”此卻非也,蓋差互解之耳。規魚浙東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規。吹肚魚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脹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為柵,待群魚大下之時,小拔去柵,使隨流而下,日莫猥至,自相排蹙,或觸柵,則怒而腹鼓,浮於水上,漁人乃接取之。

熙寧中,闍婆國令人入貢方物,中有摩娑石二塊,大如棗,黃色,微似花蕊;又知名異一塊,如蓮菂;皆以金函貯之。問其人:“真仿何故為驗?”令人雲:“摩娑石有五色,石色雖分歧,皆薑黃汁磨之,汁赤如丹砂者為真。知名異,色黑如漆,水磨之,色如乳者為真。”廣州市舶司依其言試之,皆驗,方以上聞。世人蓄摩娑石、知名異頗多,常患不能辨真偽。小說及古方書如《炮炙論》之類亦有說者,但其言多怪誕,不近情麵。天聖中,餘伯父吏書新除明州,章憲太後有旨,令於舶船求此二物,內出銀三百兩為價,值如不敷,更許於州庫貼支。終任求之,竟不成得。醫潘璟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