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記_第164章 延師之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尊師重道,禮賢下士,拉攏民氣甚麼的,實在是皇室後輩根基功。大皇子欣然應允。

“北嶺先生說讓大郎他們十天去一次,常日裡讓李九江代他給大郎他們講學問。”

趙霖道,“殿下此言差矣。江北嶺當初連為皇子師之事都能回絕,現在又怎會入宮為皇孫師?他的年紀,怕也撐不住。”

固然太子在江北嶺這裡失了顏麵讓大皇子有一種心機上的快感,但,大皇子身為諸皇子的長兄,也有本身的高傲,他道,“如果江北嶺倒還罷了,他門下人不見得就那裡格外出眾。”

這還差未幾。穆元帝道,“這也是大郎他們的緣法,李九江的學問,發矇倒也夠了。”李樵是永安侯府的庶子,按禮法,還得叫穆元帝一聲孃舅。不過,穆元帝較著不待見這個冇血緣乾係的外甥,李樵中進士後冇仕進,穆元帝倒也曉得他的文章學問。

當然,也讓兒子們拜見了師兄李樵。

欽天監擇的穀旦在重陽後,五皇子非常慎重,一應按古禮而來,先是下了帖子,親身帶著六禮帶著兒子們上門慎重的停止了拜師典禮。

五皇子為自家兒子延師北嶺先生的事瞞不過人,太子碰鼻江北嶺的事瞞不過人,大皇子請沈翰林為自家兒子發矇先生的事當然也瞞不過人去。

“如何了?”

趙霖淡淡,“江北嶺那邊,殿下不必理睬,如果殿下想給小殿下發矇,如五皇子那般請個江北嶺的門人也可。”

李樵“哦”了一聲,在李樵看來,北嶺先生無疑是最會把握火侯的人。

五皇子正為給兒子們找了好先生的事歡暢,想著大郎二郎三郎年事差未幾,四郎五郎還小些,待四郎五郎大了,也效仿他的哥哥們,一併送到北嶺先生這裡開蒙。五皇子恰是順風順水,就碰到東宮屬官來找他,五皇子去了東宮,一聽是這事,不由暴露幾分難色。太子道,“孤與父皇籌議著,皇孫們垂垂大了,過一二年,大郎他們也要進宮來讀書的,倒不若請北嶺先生入宮講學,也讓諸皇孫都能聽一聽先生的教誨。”實在要說先生,朝中賅博之人儘有,太子點名江北嶺,不過是跟他爹跟他祖宗一個心機,拉老頭兒做個牌坊罷了。

大皇子這裡自不會想讓太子專美於前,大皇子與趙霖籌議,籌算搶個頭功。趙霖一則冇有寧祭酒與北嶺先生多年的友情,二則冇有五皇子的皇子身份,他底子不認得江北嶺,這會兒也冇甚麼好體例。但趙霖能成為大皇子的首席幕僚,天然不會說他辦不了這事兒,他直接道,“殿下放心,太子他們怕是辦不成的!江北嶺毫不會入宮為諸皇孫講學!”

趙霖彆看冇本使請動江北嶺,但他的目光委實一等一,太子將事托於寧祭酒與五皇子,倆人不敢怠慢,第二日就去了,當天下午碰腫了臉回東宮覆命。

大皇子不笨,“時雨是說薛帝師。”北江南薛,能與江北嶺在名譽上平起平坐的,天然是薛帝師。

五皇子道,“北嶺先生的確是很有學問,不愧大學問家的名聲。”

太子大皇子聯手,二人皆有屬官幕僚,且江北嶺的古怪固執,二人都是清楚的。太子這裡,寧祭酒與江北嶺有友情,當初江北嶺來帝都,就是寧祭酒聘請的,這些年,兩家也冇斷了聯絡。大皇子這裡,有足智多謀的趙霖趙時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