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_第228章 夏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見黑夫吃了鹽巴,丹虎顯得更歡暢了,又說了一大通巴人說話,巴忠翻譯道:“丹虎以為,左兵曹史也是懦夫,但願有機遇與與比試技藝。”

如此想著,黑夫也與巴忠一同在搖搖擺晃的船上吃了朝食:用巴地井鹽醃製的魚。

以是,秦國不成能呈現郡上的一把手郡守行縣要剿除某處山賊、大戶、蠻夷,還需求向二把手郡尉叨教的搞笑環境。

巴忠道:“我家乃是本地君長,從小母親便請了夫子來教我言語、筆墨、禮節,也風俗了穿秦人的衣裳,梳秦人髮式。並且嚴格算起來,我昨日自稱蠻夷,實在是錯的。”

“並且這麼說來,巴孀婦清能夠也是個秦女,不是巴人?這倒是個大發明。”

船上的人在跑來跑去拉繩索,黑夫則細心察看著船埠的環境。

“我恐怕不是他敵手。”黑夫點頭,內心暗道,如果東門豹與此人相鬥,不知誰更勝一籌?

丹虎已經把鹽罐遞到了黑夫麵前,美意難卻,因而黑夫隻得接過鹽罐,挑了一塊鹽,在丹虎熱切的目光中含入口中,一股澀澀的苦鹹味頓時充滿了他的嘴巴……

在秦國,無虎符而動用軍隊是算作“乏軍興罪“,凡是是正法,嚴峻的還要收老婆為奴。但黑夫現在有符在手,公道合法。

黑夫很擔憂,因為夷道的編戶齊民,僅僅是集合在縣邑的數百戶,就算每戶征兵,也僅能湊出五六百人,本地的巴人卻有一兩萬……

“再者,射殺猛虎,官府亦有嘉獎,傳聞先君昭襄王時,有白虎反叛,於蜀、巴、漢之境,傷害千餘人。昭王乃募有能殺虎者,賞邑萬家。時有巴郡閬中巴人廖仲等射殺白虎。昭王以廖仲是巴人,不欲加封,乃令巴郡守與其刻石為盟,免其一頃田之租稅,雖有十妻,不輸口賦之錢……這以後就變成常例了,隻要能射殺傷人道命的猛虎,便可減免其家租稅口賦。”

木船像蜻蜓般在水麵漂泊,槳葉整齊齊截地起起落落,黑夫拉住雕欄,朝遠處的陸地遠眺。

甚麼叫“夏子”?答:父為秦人,母為臣邦蠻夷,其子稱為夏子。父為臣邦蠻夷,母親是秦人,其子也稱為夏子……

“普通的竹符隻能變更五十人,這鎏銀銅虎符規格甚高,配上郡守寫的文書調令,能夠讓夷道之兵全數聽我號令!”

小吏一臉懵懂地說道:“縣長昨日接到動靜,今早便去武落鐘離山,措置兩個部落爭地膠葛了!縣尉亦帶縣卒隨行!現在城內唯縣丞留守。”

“這是?”黑夫不懂其意,迷惑地看向了巴忠。

“夏子?”

巴忠倒是對城垣邊上那條河道更感興趣:“那便是夷水,廩君出世的武落鐘離山,就在上遊三十裡外……”

“他說了甚麼?”黑夫很獵奇。

黑夫驚奇:“虎不是被巴人崇尚麼?我看君之船上,還塗著白虎圖案。“

“夷道快到了!”

黑夫在江陵也翻閱過專門辦理道上蠻夷的《屬邦律》,見到這個詞,頓時瞭然。

他們已經靠到了大江南岸,正緩緩繞過一個林木富強的陸岬,謹慎避開那些長滿鬆樹的峭壁。火線不遠處,恰是夷道粗陋的船埠。

這滋味,真是畢生難忘。

“不好!”

遠的例子,便是秦惠文王、昭襄王時的蜀守張若,他不但在蜀地治民,還奉王命率兵東征楚國,篡奪了巴孀婦清、巴忠地點的枳地。而近的例子,就是曾為南陽郡守,率兵滅韓的葉騰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