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_第228章 夏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此想著,黑夫也與巴忠一同在搖搖擺晃的船上吃了朝食:用巴地井鹽醃製的魚。

他們已經靠到了大江南岸,正緩緩繞過一個林木富強的陸岬,謹慎避開那些長滿鬆樹的峭壁。火線不遠處,恰是夷道粗陋的船埠。

夷道那一樣極其粗陋的縣城,就在船埠以南兩裡外,黑夫已能看到土黃色的低矮牆垣。

黑夫在江陵也翻閱過專門辦理道上蠻夷的《屬邦律》,見到這個詞,頓時瞭然。

丹虎已經把鹽罐遞到了黑夫麵前,美意難卻,因而黑夫隻得接過鹽罐,挑了一塊鹽,在丹虎熱切的目光中含入口中,一股澀澀的苦鹹味頓時充滿了他的嘴巴……

然後黑夫亮出本身的銅印黃綬,以及郡守的手劄、虎符,小吏們便立即下拜。

能夠這麼瞭解,“真”就是少數民族戶口,“夏子”就是秦人戶口。風趣的是,秦國規定,隻要父母同為少數民族,生下的孩子纔是少數民族戶口。而不管父親還是母親,隻要有一方是秦人,生下的孩子就不能是少數民族,隻能是秦人戶口……

“這是丹虎。”

與此同時,秦國又往巴地移民,鼓勵本地巴人君長世尚秦女,秦人的守兵放逐犯也被鼓勵迎娶巴女。

見黑夫吃了鹽巴,丹虎顯得更歡暢了,又說了一大通巴人說話,巴忠翻譯道:“丹虎以為,左兵曹史也是懦夫,但願有機遇與與比試技藝。”

“這是?”黑夫不懂其意,迷惑地看向了巴忠。

丹虎彷彿也聽出仆人在和黑夫嘉獎他,便高傲地拍了拍本身健壯的臂膀,指著上麵的虎形紋身嘰哩咕嚕地說了一通巴人方言。

以是,秦國不成能呈現郡上的一把手郡守行縣要剿除某處山賊、大戶、蠻夷,還需求向二把手郡尉叨教的搞笑環境。

巴忠笑道:“巴人崇虎不假,以射殺猛虎為榮也不假,因為虎會吃人,人隻能殺之。吾等以為,這相稱於獲得了虎的凶悍和藹力,而射虎懦夫,也將被部族推許,在身上紋虎作為標準,不管到了哪個部落,都能被當作高朋歡迎。”

禮法以時而定,製令各順其宜,這就是法家的聰明之處。不過,世人對待事物,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巴忠將這句話對丹虎翻譯了,巴人軍人設法簡樸,他彷彿很歡暢,看黑夫的眼神馴良了很多,乃至拿起背在身上的阿誰黑不溜秋的圓底小陶罐,二話不說,就遞給了黑夫……

這船埠,休說與江陵比擬,連夷陵都大為不如,粗陋到隻停靠著幾艘漁船,漁夫們在兜售水產,幾個赤條條孩子在岸邊玩耍消暑,看上去倒是一片平和。

“夷道快到了!”

巴忠道:“我家乃是本地君長,從小母親便請了夫子來教我言語、筆墨、禮節,也風俗了穿秦人的衣裳,梳秦人髮式。並且嚴格算起來,我昨日自稱蠻夷,實在是錯的。”

黑夫悄悄想道:“在編戶齊民的秦人看來,有些不公允,但這是秦為了順利統治這些地區,不得已實施的懷柔皋牢之策。再者,如果不管本地前提如何,還收和本地一模一樣的糧食和銅錢作為租賦,這不是逼著大半人丁還在漁獵彙集的巴人造反麼……”

比起秦國的編戶齊民要交納將近一半收成的租賦,已經輕鬆了很多。

不但夷道,秦戎雜處的巴蜀地區,也有很多個“道”。道的特性是不對蠻夷部族停止編戶齊民,在賦稅、徭役上賜與必然減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