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第三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得知孟清和的確要參軍以後,孟廣孝完整坐不住了,或者該說,凡是能與孟清和扯上點親戚乾係的都坐不住了。

更加坑人的是,隻要有軍戶死絕或是逃逸,空出來的位置必須由親戚頂上,親戚冇了,客籍同姓再上。甭管是籌劃祖業還是垛集抽丁,也甭管是正戶貼戶,總之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填滿為止。

“這另有假?我是親耳聽到的。”

募兵製興於明中期今後,明初各地衛所軌製尚未崩壞,軍戶多為世襲。

一旦差人上門,孟大郎考中了秀才也冇用。

親情牌?到底誰纔是傻子?

“孟十二郎真要當兵?”

“多謝大堂伯美意,大丈夫一言九鼎,等閒不得變動。何況人無信不立,堂伯顧念親情,小侄卻不肯讓堂伯難堪,中人已經找到,待還上幾位堂伯的賦稅,小侄便去當兵。”

吃空餉?自洪武到永樂,此舉都和找死冇有辨彆。

“我傳聞,”插話的農夫蹲在田邊,表示幾人靠近些,決計抬高了聲音,“孟廣孝不刻薄,趁著孟廣智和八郎九郎遭遇大禍欺負孤兒寡母,謀奪房屋田產,逼得十二郎一家走投無路。當初十二郎被從學裡趕出來,不是都說蹊蹺?十三歲就中了童生,本來能和孟大郎一起考秀才的,現在也冇了希冀。十二郎要參軍,八成績是因為這個,冇活路了。”

孟廣孝急了,他能夠不在乎本身的名聲,卻不能不在乎兒子的出息。孟清和前腳成了軍戶,本身一家後腳就要不利。躲得過月朔躲不過十五,真有那麼一天,大郎科舉之路也會被完整堵死。

一番話說完,世人都感覺有理。要奉侍寡母,還要照顧兩個寡嫂,田產房屋保不住,科舉有望,又冇有技藝傍身,參軍,哪怕是到邊塞屯田,起碼也是條前程。

得知此事,孟清和隻是無所謂的笑笑,彆說縣學中的訓導,便是縣學教諭,州學學正,府學傳授,也與本身毫不相乾。他倒是但願孟清海能考中秀才,那樣樂子才大。

一旦入了軍籍,世世代代都是軍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直到一家死絕。想除籍,除非天子開恩朝廷命令,或家中後輩昂揚圖強,官至兵部尚書,以大恐懼的精力橫掃統統科班出身,成為大明王朝的國防部長。

“啊?!此話當真?王老三,你可彆胡說。”

孟十二郎要參軍?

邊說邊衡量大誥的重量,對比一下孟廣孝的頭顱,大有躍躍欲試之意。

“賢侄,再考慮一下。”

“可二堂伯的賦稅?”

當然,洪武帝也是草根,但此草根非彼草根,是小我就曉得。

“孟廣孝如何說也是孟氏的族長,和孟廣智是冇出五服的堂親,能做出如許的事來?”

“賢侄,聽堂伯一言。”

越想越冇底,終究又找上了孟清和的家門,態度誠心不說,還特地在棉襖外邊罩了一件麻衣。

孟清海能平靜自如,無關的人也可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被牽涉的孟氏族人卻急得如火燒眉毛。

見孟清和半晌不說話,孟廣孝覺得事情有門,不想孟清和接下來幾句話直接讓他岔了氣,半天冇緩過來。

他是傻子嘛,傻子做事是不能用常理來衡量的。

孟清和拱手施禮,藉著垂下的長髮扯了一下嘴角。

“賢侄,你千萬不要打動,起碼也要為你娘多想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