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_第35章 chapter3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儼兮其若容﹔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視之不見,名曰夷﹔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弱其誌,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故建言有之: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

誠全而歸之。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上義為之而有覺得。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荏弱勝剛烈。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搏之不得,名曰微。

渙兮若冰之將釋﹔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無執,故無失。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曠兮其若穀﹔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為有為,則無不治。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實其腹,

飂兮若無止。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虛其心,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何謂貴大患若身。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猶兮若畏四鄰﹔

下德有為而有覺得。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穀得一以生﹔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強其骨。

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致虛極,守靜篤。

強行者有誌。

保此道者,不欲盈。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是以賢人之治,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我獨泊兮,其未兆﹔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