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_第35章 chapter3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無執,故無失。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神得一以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長地久。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公乃全,全乃天,

地無以寧,將恐廢﹔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曠兮其若穀﹔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何謂寵辱若驚。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澹兮其若海﹔

悠兮其貴言。

強行者有誌。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下德有為而有覺得。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孰為此者。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荒兮,其未央哉。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虛其心,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往而不害,安平泰。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滿足者富。

其次,侮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