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謂:“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蠻夷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子謂韶:“儘美矣,又儘善也。”謂武:“儘美矣,未儘善也。”
子曰:“事君儘禮,人覺得諂也。”
本章為防盜章,估計會在晚八點擺佈替代,感謝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平。”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故彆乎?”
或問諦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子曰:君子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