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130章 對戰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雪姬聽言神采更是灰敗,知事已至此再無挽回,隻得嘶啞說道:“羅博孫乃是西方煉器之人,神通如何我倒是不得而知,初陽須很多加謹慎纔好。”初陽微微點頭,也不開言,隻定定瞭望遠處如有所思。

其音如鐘鼓齊響振聾發聵,其調慷慨激越,其情視死如生,直可上達天聽、下驚鬼怪;隻覺音浪延展無邊,江山反響,草木相傳,風雲俱唱,恰是神州無處不關情。

月有盈缺,世有盛衰;疾風勁草,國難臣忠。

作者有話要說:越近序幕不知為何更添幾分謹慎,思來想去亦不敢等閒下筆。

詞中唱的是那無數以身殉道以身養劍的曆任軒轅劍靈,捨己爲人;更是那孤身獨居於深海的媽祖,心中仍然牽掛鄉中那一方九牧林的匾額。回想至此,初陽不免暗自潸然,口中卻未曾有一刻稍停。

煌煌中華,史出鴻蒙;炎黃以後,神明之種。

當此危時,誰堪驗看?一腔熱血,正自殷紅。

初陽回顧處,滿城皆是莊嚴之容,此中或曾是走狗販夫,或曾是昔日販子小民,或曾是世家權族,或曾是儒家學子,然眾口一詞其意俱是:若我生國亡則與我身亡何異?若我亡國生則與我猶存何異?神州光複安樂日,國祭無愧領杯酒,此方是今時不吝一己之身而捨生忘死之故也。

歌以寄情,情隨歌發。舊事模糊,複又重現:

雪姬仰首向天長歎,複有開言道:“自我隨爾等登岸神州之日起,雖未曾傷及一人道命但常覺雙手血汙不成洗淨,雖未曾焚燬一處民宅但常覺身負罪孽不成化解,然常常拘泥於神宮所謂之家國大義、彷徨於葦原所謂之儘忠天皇談吐而不得脫,痛徹心扉如之何如?”

大祭官神采變更數次,卻不肯開言,很久方纔拱手請道:“羅博孫先生還要置身事外嗎?如果本日葦原折戟於此,舊時之約便為煙雲,不知你意如何?”

隻聽得初陽擊掌而歌,一字一頓,字字千鈞,乃是即興之作,其詞曰:

峨峨崑崙,江河始源;翼翼長城,矯若飛虹。

冷眼相看,見葦原軍士如原姬般順從愚笨,初陽歎道:“向來聽聞葦原國中有五攝政九清華之稱,此等公卿朱門世襲不竭而各為私利,輕則攻訐不休,重則交戰不止,終至千家萬戶流浪失所。葦原百姓困頓已久,箇中原委大祭官心中自知,又何必言之鑿鑿強加諸於人?”

秀美江南,物華天寶;富庶天府,取多用宏。

更不知何時,雪姬早與舜英聯手製敵,驕陽寒冰一冷一熱竟然相得益彰,將伊始神宮餘眾儘數擒獲,而沉默歸於初陽以後。大祭官見狀神采更添幾分式微幾分仇恨,故此上大聲怒罵道:“未曾出兵神州你便各式阻擾萬分牽絆,而甫一出境更是如喪考妣冷眼旁觀,葦原乃是你父母之邦神宮更是救你於水火,雪姬你何忍如此悖逆?何敢這般不忠不義而行背叛之事?”

四下更無一人可知劍光何時將起,亦無一人可知劍光那邊將去,隻覺是飄若飛鴻,好像驚龍;更比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但見劍光一現鬼魘則必多一處創口,而鬼魘卻未曾沾及初陽衣袂一角。光陰如同固結不動,耳中唯聽得鬼魘吼怒不止,除此彆無聲氣;眼中隻瞥見劍光閃爍不定,除此再無他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