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眼朝中,另有比林敏更合適圍殲幷州叛賊的人選麼?”
寥寥數語,聽得世人麵上一愕,大將軍話入耳中,目不斜視,自顧說道:
“領聽事吧,籌辦奉茶。”
大將軍及時上表,奏請升尚書令為太傅,這事來得很快,成若敖心中稀有,倒不感覺過分高聳,早算準大將軍必將趁熱打鐵,置他於窘境。不過大將軍戰略上似是懶得再推陳出新,行的是老套路--明升暗降,讓人有苦說不出,三公向來是至高名譽,按常理,那是大師夢寐以求的事。
聽事裡成去非負手而立,正抬頭看著中心掛著的一幅水墨丹青。聞聲前麵動靜,回顧看清來人,上前見禮:“冒但是來,還請大人包涵。”
“大人,這……”
侍衛還要細問,身後皇甫謐李勝正並肩而出,便讓了讓,昂首道:
此話一出,殿上一片沉寂,成若敖也不含混,直言道:
“烏衣巷成去非,來拜訪皇甫大人。”
“大人,這……”史青靠近了抬高聲音,“莫不是為幷州之事而來?”
“幷州出事了?”
現在幷州又出亂子……
“既然尚書令舉賢不避親,臣也保舉一人,武衛營樊聰正值丁壯,剛毅有策畫。鄧老將軍可為其副將,幫助作戰。如許,豈不分身其美?”
殿上,成若敖欣然接管,並無半點不滿,世人隻歎即便是烏衣巷竟也節節敗退,一味遁藏大將軍鋒芒,豈是悠長之計?
“大人上不誤國,下不誤民,去非這一趟並冇白來,告彆。”成去非利落起家,皇甫謐這邊讓史青相送,被成去非婉拒,隻接了小廝的燈籠大步去了。
小廝驀地變了神采,滿臉不安閒,吞吞吐吐的:“勞煩至公子等一下,小的這就去通報。”說罷折身疾步往內院去了。
皇甫謐心底感喟,王寧在幷州肇事不過遲早的事,鬨出亂子一點都不料外。遂擺擺手,輕咳一聲,“你且先隨我們去見大將軍,把事情說清楚,牢記,不成有半處坦白。”話雖這麼說,心境卻龐大,許侃一事雖算疇昔,可到底是結了梁子,縱使大將軍冇做的事,在彆人看來,也要白擔這個罪名了。
大司農府邸離桃花渡不遠,天井規格不低,安插得清幽惱人。這一日,成去非親身來訪,立在那階下少頃,藉著燈光打量一番纔去叩門。開門的小廝不熟諳他,猶疑道:
皇甫謐默不作語,抬眼望瞭望天氣,叮嚀說:“仲卿,挑燈同我一起。”
一側的史青聽得一怔,成去非這話太直白,幾句話便說儘來意。鄧楊是成若敖的熟行下,軍功赫赫,確有經曆。但江左那個不知,大司農皇甫謐是大將軍智囊,成去非公開跑來府上撮要求,還真是讓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