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圈_第四十八章 一日三千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士族門閥也好,豪族大戶也罷,皋牢民氣都是有一套的,隻不過與將門馬槊用法一樣,概不過傳罷了。

恰如征賦的糧曹米吏,收糧踢鬥一樣,小農交納來的公糧裝滿一斛,收糧的小吏提腿“咣”就是一腳,猛踹斛鬥。

“上繳?同一收買?”

所征繳的漁獲,內裡是包含換網支出,曬網搬運等由編隊後勤同一安排無償支出,僅一魚網換新所支,每年就抵半船。

可官吏不覺得恥,反覺得榮,對勁於自家端方老道,鄙夷小民愚笨不懂端方。越是腿上工夫了得,一腳踹的越狠,對小民越狠的人才,越是獲得重用。

劉虞睜大了眼,滿臉驚詫,“每日漁獲過二百五十石?”

劉備大眼睛一眨,頭微搖,“北盟所屬漁船,大多並非為吾等所造,七成以上本來皆是鄉裡漁戶自置。筏桴,漿排,烏篷多有,船型並不占優,倒是網編的比鄉裡漁戶大的多。”

“一人司櫓槳,一人竿掛網,二漁夫日獲四五斤,確是未幾。”

劉虞最重民生,緊聲發問,“這日三千斤漁獲,是多少艘漁船所獲?”

可劉備接下來的一句話,就令劉虞大驚失容:“單漯水一河,我等日捕撈鰱、鯉、鯿,翹嘴等江魚,已過三千斤。”

故而,如果一個在鄉伍長,即便寸功為立,軍失實繳漁獲也僅五成,而不是八成。

士卒退役年限過一年,則可與伍長報酬劃一,少征一成,實繳七成。

但是,打獵極不穩定,饑一頓飽一頓,獵不到獵物就餓死。如果打獵穩定,又何必馴養野獸為牲口?變狩為遊牧,畜牧?

一個在鄉伍長若能疆場建功,逢戰先登,得以授勳,甚或能比鄉長征繳比例更低。不但漁船魚具由聯盟免費供應,漁獲征繳不過二三成罷了。

十斤魚便要被收了八斤上去,餘不敷溫飽。閒時其家眷尚要予其所屬編隊,織網曬網,補綴漿洗,剖魚曬魚,搬貨裝艙,多做些幫工,纔不足食。

春耕秋收,一年收成一次,繳稅結束,再一畝預留一鬥種子,剩下的五十石糧,能夠切確的分派到次年的每一天。

一旦通過,漁船魚具皆由盟中無償供應。軍屬經漁業司培訓,隻用駕駛漁舟進入漁船編隊便可。

頓了頓,對劉虞臚陳道,“比方士卒軍屬,按士官品級,什長以上,軍屬如有處置漁業之願,便可對所屬裡申請。

頓了頓,又讚道,“可隻觀爾等澤士伍之法,軍功為效之階等遞增,便知單是以此法皋牢士卒,就要遠強於年節恩賞,斷續無期之犒軍了。

劉備神采中並無得意,語氣中反略為遺憾,“實際每艘漁船,當日均勻漁獲不過十斤。倒是直屬我北盟的漁船,日獲普過六十斤。撤除我等捕撈量,實際漁戶所得,當日單船漁獲不過四五斤。”

漁獲也不消辛苦來回販售,除依士官品級按比例上繳以外,其他全數由聯盟同一收買。”

“鄉裡漁家,為何願列於爾等麾下聽令?”

看得懂是你本領,看不懂冇教你的任務。

劉備毫不藏私,大拇指與食指一豎,伸手比了個八,直言直語,“流民暫編士卒最苦,其家眷駕舟隨編隊所獲,漁獲征繳八成。

普通人獵個野物,喪失的體力,耗損的糧食,獵物是補不返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