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霸王_第153章 我有一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孫策由衷的躬身一拜。“先生聰明如淵,佩服,佩服。”

立德建功立言,對於蔡邕來講,他最大的胡想就是立言。立言不是寫幾首詩就能立言的,那都是小道,不值一提,能讓他立言的除了注經就是寫一部史乘,特彆是一個朝代的完整汗青。某種程度上來講,著史乃至比注經更靠近立言的目標。注經的人很多,但史乘凡是隻會留下一部。

“哦,那我倒要聽聽。如果真能讓這些士卒歸心,為我所用,我就支撐你的建議。”

消弭了蔡邕的心防,孫策接著扣問長安的環境,特彆是董卓身邊有哪些文臣武將,徐榮、牛輔部下有哪些將領和謀士,有多少人,現在的位置在那裡,他們的糧草由那裡供應,一一問清。蔡邕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最後又主動要求進城勸降曹操,製止袁術墮入兩線作戰的困增。

“先生稍安勿躁。”孫策擺擺手,說道:“我們能夠分兩步走,先派一部合作匠趕往武關、魯陽,加強城防設施,做好接戰籌辦。至於宛城,先生擔憂的不是那些新降的士卒不肯為我所用,擔憂他們臨陣背叛嗎?我有一計,或答應以讓這些民氣甘甘心的為我們所用。”

孫策見狀,隻得挺身而出。“將軍所言甚是,元功先生說的是老成之計,將軍應當派人加強襄陽的城防,做最壞的籌辦。”

袁術翻著大眼,莫名其妙。閻象笑了,回身對袁術解釋道:“這倒是個應急之法。將軍,孫郎的意義是說這些將士本來與世家並無乾係,隻因家貧失田,無以立品,憑藉世家不過是為求一口飯吃。現在這些世家龜縮在城裡,莊園被我軍擊破,地盤也為將軍統統,如果將軍能將這此家的地盤分給他們,讓他們重新成為自食其力的編戶齊民,他們天然會……”

蔡邕是詩賦大師,被人稱為漢賦的殿軍。他是書法家,飛白書被評為神品。他是音樂家,焦尾琴是文人雅士喜聞樂道的故事。他的經學程度一流,曾批定五經,刻熹平石碑,傳抄天下。

閻象垂著眼皮不說話,神采卻和緩了些。他對周瑜、孫策印象一向不好,感覺這兩人少不經事,亂出主張,但首要目標是周瑜而不是孫策。在他看來,孫策還不敷以被他當作敵手。現在孫策又改了稱呼,尊稱他為先生,建議袁術聽他的建議,這讓他很有麵子。

大帳裡又規複了死寂,比蔡邕來之前還要沉寂。親信之患未解,勁敵又至,如何看,袁術都冇甚麼活路可言。當此危急之際,閻象也冇心機和周瑜較量了,對袁術誠心腸說道:“將軍,事不宜遲,還是退守襄陽吧。搶在徐榮趕到之前,加強襄陽城防,起碼能夠保南郡、江夏不失,清算江南,另有一戰之力。”

閻象話還冇說完,袁術就恍然大悟,拍案大呼。“對啊,這些人本來就是編戶,他們成為部曲並非誌願,隻是迫不得已。我如果將地盤還給他們,他們憑甚麼不支撐我?”

不說還罷,閻象這麼一說,蔡邕立即感覺渾身痠軟,也冇心機去看曹操了,出營去歇息。

“先生一起辛苦,還是先歇息吧,保重身材為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