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圖_364章 悠悠洛陽(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燕山雪見多識廣,久在黃承彥、龐德公身邊,麵命耳提,見多識廣,又深得諸葛亮、黃月英熏陶,稍一思考,便有了答案,淡定笑道“山川走勢分歧,意味著陰陽分歧。北方乾旱少雨,山川矗立,高原雄峻,故而陽盛陰衰。南邊豐水溫潤,水鄉澤國,山川漂亮,故而陰盛陽衰。又所謂地靈人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金石鏗鏘,天寒地凍,鐵骨錚錚,多出一些粗暴豪放,慷慨悲歌,勇猛善戰,馳騁騎射之輩。而南邊木水豐厚,暖和緩煦,書卷盎然,以溫婉文人,斯高雅士,謙謙君子,文人騷客居多。”

</strong>“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複興。洛陽自古被中原先民以為是天下當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徐庶持續道。

又是反覆昨日的故事,劉禪的妙詩又搏來了陣陣掌聲。

劉禪點點頭,就因為如此,以是自漢朝開端,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劉禪大窘,雙手亂搖道:“元直叔父,此打油詩乃鬥一時髦起所作,純屬班門弄斧,見笑見笑。”

氣得劉禪頭皮發涼,驚奇燕山雪也和他一樣是穿越者。他直翻白眼,倒是發作不得,因為確是本身理虧,拿彆人的詩瞞天過海,隻好厚著臉皮嗬嗬傻笑。

劉禪歎道:“觀天下之重,莫過中原。中原之重,莫過洛陽。洛陽人文聚集,地靈人傑,數風騷人物,還看洛陽!洛陽雄踞中原文明之頂峰,真的是風景無窮在險峰,一時無兩!我大漢帝國萬裡之域,千裡之疆,隻怕隻要長安能與之相提並論,並駕齊驅!”

“雪兒姐姐,你倒是快點說話啊。小弟是急不成耐要曉得答案了。”劉禪步步緊逼,催促道。

“好詩!好詩!前次拜彆時,雪像花一樣地飄落,現在再度前來,花開得像雪普通的白豔。這兩句詩是感慨相聚太短,拜彆太長,每次分離後總要顛末好久才氣相見。”初度見地劉禪文才的徐庶更是讚不斷口,由衷道:“雪如花,以雪之本體,描述花之喻體,寫拜彆時之夏季;花似雪中以花為本體,描述雪之喻體,意指相逢時已是繁花似錦的春季,將彆離之久、之苦都融於此中,狀似寫景,實則寫情。固然時候上隻是冬去春來,能將雪與花倒置,翻出新意巧思,便耐人尋味。此詩的絕妙之處正在於意象之間的絲縷相連,真乃得之天外,神來之筆!妙哉!妙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