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諸葛亮、馬岱說著漢中之事,法正尋了個空地,忽問道:“聽聞另有一名扶風的義士與伯約一道前來蜀中?”
張苞大步上前,雙目如電般掃向薑維,沉聲問道:“一人舞劍,終是寥寂。方纔傳聞你也是將門以後,可敢與俺一同舞劍?”
劉備聞言眼睛一亮。鄭氏之學乃是當世的顯學,儒家正宗。他滿覺得薑維武家出身,隻是精通文墨罷了,不想竟然連這等高深的學問也有瀏覽。
這些舞女跳的是長袖舞,舞將起來體如遊龍,袖如素虞,非常有韻律。
劉備讚道:“好一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擺佈,且將此句記下,來日呈於王太子。”他顛沛流浪大半輩子,眼下王太子劉禪垂垂長大,劉備已是將對子嗣的教誨提到了非常首要的位置。
劉備遂笑道:“還是孝直的老鄉呢。過幾日伯約可將這名義士領到孝直府上。”他頓了一頓,又轉向法正道:“孝直量材施為,為這位義士安排個官職罷。馬義士畢竟遠道而來,我等且不成怠慢。”
薑維呼了口氣,道:“當陽之役,趙將軍義貫金石,忠以衛上,莫能爭鋒。微臣敬慕久矣。而主公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戴德,足以殞身!主公與趙將軍君臣適宜的嘉話,天下又有那個不知?”
私宴的氛圍天然比大朝會輕鬆很多,薑維跟著馬岱先行敬過劉備,謝過主公的恩情,又順次向法正、諸葛亮、趙雲、張苞四人敬酒。貳心中對三人非常敬慕,不由執了長輩之禮,言辭間亦多有恭敬。
當下也是躬身道:“微臣代馬鈞謝過主公恩德!”
諸葛亮也是側耳聆聽,待他聽到馬岱提及漢中“地廣人稀”、“青壯皆為曹魏擄”時,心中緩慢運轉。益州一帶顛末幾年管理,人丁、產出已經初顯效果,接下來朝廷對漢中的管理已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了。
果見劉備暴露一絲笑意,撫須道:“子龍乃是當世槍術名家,一身是膽,幫手孤節製CD城表裡諸軍。他稟承法度,執事有班,外埠朝見的兵將莫不心折口服。有他坐鎮,蜀中纔有盤石之安。”
世人酬酢後,順次入坐。又因張苞年紀和薑維相仿,也被邀了退席作陪。
邊上一向悶不出聲的張苞俄然起家道:“這般軟綿綿的跳舞,有甚都雅。俺請為主公舞劍掃興!”
劉備視他如子侄,待他非常親厚,也不怪他失禮,反而笑道:“可貴你本日有此雅興。”
酒過三巡,席間氛圍已是熱絡。劉備輕鼓掌掌,一隊長袖曲裾、麵帶笑意的舞女魚貫而入,跟著花廳暗處的樂隊吹奏聲起,舞女開端翩然起舞。
薑維答道:“微臣幼時好鄭玄公之學,曾跟從鄭學傳人學過幾年。”
一輪推杯換盞下來,席見氛圍更見輕鬆。
朝會在一片皆大歡樂中結束後,劉備又在花廳設席接待馬岱、薑維,伴隨的另有他的幾位親信重臣。
這時,劉備問薑維道:“孤觀伯約出口成章,平時可念過哪些書?”
劉備自是麵東而坐,法正、諸葛亮、趙雲三人麵南而坐,馬岱、薑維順次麵北坐下,張苞則在西首侍坐。世人身後各有一名侍女舀酒奉侍。
那武將點頭道:“不錯,恰是趙雲。”
劉備分開漢中已有兩個月擺佈,期間問起馬岱漢中環境。馬岱性子矮壯,自是知無不答,言無不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