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封疆萬裡_第84章 誌趣相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正因如此,纔有這漢末亂世當中獨占的良臣擇主,明君擇臣之氣象,諸葛亮於浩繁諸侯噹噹選定並無屬地的劉備作為其主,便是因劉備能夠使其縱情發揮政治與軍事才調罷了,而龐統在江東辦事懶惰,也多數是因並無機會發揮才調,用心而至。

龐統對劉封能夠此時便將心中運營和盤托出深感驚奇,於劉封而言,龐統現在尚為江東謀臣,一旦將劉封此等設法奉告孫權與周瑜,那二人定然會對劉封更加把守,到時劉封若想回到樊口與劉備彙合,便是難上加難。

跟著劉封之言,龐統亦是不由得微微點頭,劉封能有此憬悟,當真不是年事尚且未及弱冠之人所能想到,劉備對其信賴,乃是劉封以命相搏,才生生獲得,如許的信賴,取之甚難,但亦不是諸葛亮三言兩語便能夠撼動。

“至於諸葛智囊與關羽將軍對封心存疑慮,那封便無能為力,但封乃是父親之子,而諸葛亮、關羽,皆是父親之臣子,遠遠親疏,父親心中自有定論,於封而言,決然不會等閒便教其壓下了勢頭……”

“士元先生所言,確是極其困難之局麵,但封雖鄙人,之前亦是思慮一二,是故數次在千軍萬馬當中,封捨命保父親全麵,父親對封,倒是非常看重,且在當時逃往江夏途中受困之時。封亦是曾單槍匹馬,為救父親獨一親子劉禪與糜夫人,一起自曹軍重圍當中殺出,將劉禪救回,交於父親手中,依封之見,自當時起,父親對封之情意,便不會再有思疑。”

“但如果要將其完整壓下,以封之見,非士元先生親臨不成!若能得士元先生與封出運營策,封何愁大事不成,何愁被諸葛亮等人暗中算計?”

劉封此時並未現出龐統心中所想那般頹廢之感,而是目光炯炯看向龐統,對於龐統的這道考題,劉封明顯是並冇有任何驚駭之意。

一言至此,龐統看向劉封,卻見其並無甚神采,便又是持續言道:“縱使劉皇叔取了荊襄九郡,子威將軍如果當即便想得一郡之地以做療攝生息之用,彆人吾臨時非論,便是諸葛孔明,便不能讓將軍此番構思如願,劉皇叔亦是當世梟雄,半世無子,聽聞數月前剛得了季子,吾猜想其亦是不會將子威將軍放歸一處任由生長,故將軍構思雖美,怎奈前路多艱……”

龐統如許一說,倒是讓劉封有些啞口無言,不知如何能接下龐統之言,之前姍姍數語,劉封便已然將其情意儘皆表達清楚,如果龐統再不能歸心,劉封亦是不知如何是好,且此時距劉封上山已然疇昔近一個時候,如果再不能將此時敲定,回那驛館晚了,劉封便恐引得孫權心中生疑。

“不錯,統既如此說來,便是承認了子威將軍心中所想,統願以這三十載所學,助子威將軍完成不世基業!”

似龐統這類心中藏有大聰明之人,雖現現在偏安一隅,卻必定對人間群大誌中俱有不淺認知,一旦機會成熟,定然會擇一良主,好能夠發揮其胸中才調。

“子威將軍切莫給統戴了高帽,那諸葛亮人稱臥龍,才學並非是浪得浮名,平心而論,統亦是不敢直言比孔明才學更加賅博,故諸葛亮如果要暗中對子威將軍有所策劃,便是統在身側,恐亦是會於事無補。”

龐統這一番鋒利言辭,便是已然將劉封之前所言構思幾近粉碎了大半,在他想來,劉封實在是有些幼年,雖身邊有甘寧這等勇將,但如果要以義子之身份在劉備陣營中獲得信賴,實在是殊為不易,是故便想看看劉封可否直麵這諸多困難,並且心中是否已然有所籌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