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大人如果歸順朝廷,對於大人您本身的名聲來講,更是涓滴無損。入朝為官也算是高升了不是?何況我等和袁譚打了這麼久,就算是袁公不介懷,那袁譚又如何能夠不介懷?袁譚畢竟是袁公宗子,將來是要擔當袁公基業的,大人就不怕袁譚到時候抨擊?”
“無妨,我就想聽聽,文珪你是如何想的。但說無妨。”
能夠是評其才的人,並冇有考查過他胸中的兵法韜略,隻是看他政務才氣,便給了考語,這才被曹操派到了本身的部下。不過如許也好,這個傢夥此時冇有被曹操正視,倒恰是給了本身機遇。人才嘛,再如何多也不嫌多啊。
陳群的話音剛落,高夜就笑道:“文珪是本身人,絕對可托。”眼看著陳群一臉的駭怪,以及看望的目光,高夜這才笑道,“此人本是陷陣營高順將軍部下副將,建安元年的時候,被主公派去了青州,這一點大師不需迷惑。文珪既然來信,孔文舉現在必定如他所言,已是心亂如麻。固然隻要我等兵臨城下,文珪天然會共同我軍拿下北海。可我也感覺,勸降孔融纔是上上之選。諸位覺得如何?”
高夜大帳中可謂是其樂融融,北海城內,孔融的腦筋此時都要炸了。本技藝下此時的門客足有三十幾個,卻分紅了降曹派和降袁派兩個陣營。最要命的是這兩個陣營當中的人數還差未幾。這些傢夥本來就是善於清談之士,現在一吵起來,不但嗓門大,還引經據典的。一開端兩邊還是在會商啟事,厥後兩邊的確就是為了吵而吵,從兩邊氣力,一向談到了處所管理,又提及了部下大將,最後連潁川書院都扯了出來,直讓孔融一陣氣悶。本身是讓大師來出主張的,不是讓大師來吵架的啊。一旁伴同孔融一起的潘璋,現在已經是一副魂遊天外的狀況,畢竟潘璋固然讀過幾年書,但是和這些傢夥比起來,那就是個文盲。一開端本身還能聽懂些東西,厥後這幫傢夥們一開端了引經據典以後,潘璋就發明,本身成為了全部大廳當中,獨一不曉得大師在說甚麼的人。
陳群應了高夜的要求,高夜隨即又看向甘寧問道:“興霸,建立水軍一事,你比來思慮的如何了?我傳聞你當年縱橫長江,部下有一幫長於水戰之士,不如一起招來,和你一道建立水軍。”
“嗯,確切有些事理。”孔融聽著,點了點頭道。
“不錯,文珪在北海抵擋袁譚,冇有讓青州落入袁紹之手,此舉可謂是為主公立下了汗馬功績。我出兵之前,主公就成心等文珪返來,便予以重用。如果能讓他名正言順的返來,天然是再好不過。不過孔文舉乃是孔子後嗣,身份超然,如果派平凡人去勸降,孔融必放心生不滿。長文,你可情願替我走一趟北海,勸一勸你這個‘小時了了’的老友孔文舉來降如何?”
這邊的孔融,正在為本身的前程而操心,不過另一邊已經行軍到萊蕪的高夜,卻收到了潘璋的密信。潘璋在信中寫道,孔融現在麵對袁紹和本身的兩路雄師,已經心生了懼意,成心投降卻不知該投降於哪一方。是以潘璋建議高夜,應當立即派人前來勸降孔融纔是。如果能夠,如果能打一仗,退了袁譚的兵馬,則孔融投降,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倒是為何?”
但是若要投降,總要有一個挑選。河北袁紹乃是王謝以後,他本身現在更是占有幷州、冀州,兵精糧足,大有一統河北之勢。而曹操則是占有兗州、豫州,這些年來更是平黃巾、戰呂布、敗袁術,軍威赫赫。河南一帶儘奉曹孟德為主。本身固然不會兵戈,但是本身也看得出來,袁紹和曹操之間遲早有一戰。本身就算是投降,也得選對了人纔是,不然說不定會有冇頂之災。但是現在的二人在本身看來,可謂是勢均力敵,本身又如何能看的出來將來二人之間的勝負。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啊,由不得本身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