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氏梟雄_第44章 人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紀靈和金尚都建議坑殺,來由是軍糧不敷。

何況現在淮南郡早已被糟蹋得不成模樣,人丁百不存一!

戰前,袁軍另有八千多兵力,現在卻隻剩下四千不到了,另有大量的傷員。

當下袁否回到縣衙,又將統統的文官武將全都調集起來。

何況,此去廬江說不定另有不測收成,起碼劉曄此時就在劉勳帳下。

讓袁否絕望的是,隻要極少數降卒挑選替袁氏效力,既便是陸勉、雷薄、陳蘭的部曲,也大多挑選卸甲歸田。

就是張牛犢也不例外,隻要徐盛站在中間一言不發。

如許卑劣的儲存環境,如此強大的仇敵,即使是讓孫武穿超出來當全軍主將,再讓薑尚穿超出來當宰相,隻怕也是前程迷茫。

袁否直視著紀靈的眼睛,冷幽幽的說道:“紀老將軍,某如果非去不成呢?”

並且,此戰中耗損的兵器和箭矢也無從彌補,兵戈耗損的不但僅隻是人力,另有刀矛箭弩等軍器,常常一場惡戰打下來,將士們手裡的刀矛都會破壞大半,箭矢更會耗損一空,冇有一個穩定的火線,這些軍器都無從彌補。

金尚和紀靈固然對此頗不覺得然,卻也冇多說甚麼。

在漢末亂世,坑殺降卒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曹操就不止一次乾過如許的暴行,此中凶名昭著的有兩次,一次是徐州之戰坑殺四萬徐州降卒,另一次則是官渡之戰坑殺八萬河北降卒,對於這個期間的諸侯來講,坑殺降卒再普通不過。

紀靈這一發話,軍中的大小將校們便紛繁出列擁戴。

如果袁氏有塊安定的按照地,有穩定的賦稅來源,袁否信賴,這五千多戰俘中的絕大多數將會毫無牽掛的成為袁軍士卒。

袁否畢竟是一個當代人,做不出殺俘如許的暴行。

“公子明鑒。”看到袁否不再對峙,紀靈長出了一口氣。

“河北。”袁否悠然轉頭,眺望著北方天涯,接著說道,“我伯父袁紹已經雄據二州,帶甲三四十萬,我們以傳國玉璽做進身之階,當可謀一份好差使,一州刺史不敢想,一郡太守應當還是有能夠的。”

“那老臣就撞死在公子跟前,以死相諫!”紀靈說完,真就在袁否麵前跪了下來。

錯非彆無挑選,不然冇人情願背井離鄉。

綿羊和尖牙利爪的虎狼那能是一回事嗎?

紀靈當即越眾而出,朗聲說道:“公子,請恕老臣直言,淮南郡已然破敗不堪,非久留之地,汝南郡自黃巾亂起也是兵禍保持、盜賊蜂起,鄉裡十室九空,亦非立品之所,竊覺得公子當引軍南下,前去廬江郡投奔先主公舊部劉勳。”

當下袁否哈腰將紀靈扶起,寂然說道:“老將軍的情意某已經體味了,事關嚴峻,不如調集世人一決,可好?”

不過袁否卻做不出如許的暴行,彆說這五千多降卒跟他一樣都是漢家兒郎,此中一半還曾是袁氏的部曲,既便這些降卒不是漢家兒郎,既便這些降卒儘是蠻夷,袁否隻怕也不忍心將之坑殺,坑殺,跟陣斬完整就是兩回事。

世上最難節製的就是民氣,既便你是主公,也不是你說如何就能如何的,你能夠節製部曲的舉止,束縛部曲的言行,卻絕對節製不了他們的思惟。

彆的,此戰袁軍還捕獲了五千多戰俘。

袁否的目光頓時微微一凝,看來他還是有些低估了紀靈在軍中的影響力,紀靈在袁氏舊部中的確就是一呼百應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看來必須儘早消弭紀靈的兵權了,既便紀靈對他忠心耿耿也必須消弭兵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