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皇帝1_第45章 洛水嘉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照安撫道:“袁氏幾代奉養朝廷,都以清正營私聞名,忠義之心,朝野皆知,天子定然不會是以等小事,猜忌袁氏。本日可貴與介弟在此相逢,還望伯溫代為引見。”

此時的袁紹,一身胡服打扮——當初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胡人的服飾引入中原,以是秦漢以來,武將的服飾,本就帶有一些胡風,好比軍人戴的武弁大冠,上麵以金附蟬和貂尾做裝潢,這就是來源於胡人的服飾。再加上,現在的天子劉宏,也頗好胡風,故而在洛陽穿戴胡衣,也算是風行時髦。是以,袁紹穿戴胡服,一來是便利射獵,二來也算是當代潮男,倒冇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世人聽聞,皆出言附和,倒讓劉照一時候啞口無言。他所引述的詩句,來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組詩中的一首,而陶淵明的這組詩,抒發的是去官歸鄉後,躬種故鄉,隱逸山林,不想再參與宦海排擠的表情。是以,就算劉照情願厚著臉皮,將此詩據為已有,念出來也反麵景啊。他如果士人出身的文人雅士,高吟“歸隱”之詩,倒是能在士林中獲得一些獎飾,可他恰好是皇子,並且是身負眾望的皇子,如若動不動就說本身“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那還得了。

這是劉照王府建立以來,第一次與本身的臣屬一起出行,是以,隨行的人選,就顯得特彆的正式,固然是節日外出玩耍,但是這一回,彆說是阿鵲,就連劉照的乳母何氏,都未曾隨行。

袁基忙道:“豈敢當殿下此語。我這就前去喚本初來拜見殿下。”

袁基感喟道:“他二人如果肯為國度著力,也就罷了。本月朔味的效仿孟嘗、信陵,廣交天下豪傑之士,名聲遠播,卻多次回絕朝廷、公府的征辟,如此下去,恐怕會被朝廷猜忌,給家屬帶來禍害啊。”

袁基在已經搭建好的一處帷幕中坐下,等待袁紹,但是過了好久,還是不見袁紹的蹤跡。袁基不由得心中焦心,起家正想出去再命人催促,卻聽得一陣馬嘶之聲過後,一人掀起帳簾,走了出去,袁基定睛一看,恰是袁紹。

盧愷聞言道:“《論語》中有載,曾子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孺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便說的是本日景象了。我等現在已經‘浴乎洛’,在此‘風乎舞雩’,接下來既然就該‘詠’詩為樂了。師弟剛纔所說的‘久在樊籠中,複得返天然’,倒是兩句好詩,不如將其補全如何?”

袁基詠《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以魯侯比方劉照,既有讚譽之意,又埋冇訓戒:你可要學詩中的魯侯,“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啊。

王蓋詠《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以示本日出遊,乃是君子嘉會。

聽了侍從的稟報,劉照笑道:“伯溫【注一】,你這兩位弟弟袁本初、袁公路,我也算是久仰大名了。”

盧濟詠《砍木》:“砍木丁丁,鳥鳴嚶嚶……”,表達對在場之人相互之間友情的器重。

袁基聞言大怒,勒住了馬,正要斥責,卻見此中一人上前,拱手施禮,道:“本來是至公子來了,小人等方纔倉猝間冇有認出來,無禮了,還望至公子包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