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道:“幸虧二位懦夫技藝純熟,劍招收發隨心,這才讓我有機遇賞識到如此精美的劍術比試。”
接著,袁紹又指著座中一名劍客打扮的男人,道:“這位是洛陽馳名的劍客,史阿史子陵,他昔日師從虎賁王越,學習劍術,儘得其真傳,被譽為京師第一劍客。”
本來是“可斬華雄”的那兩位虎將兄,劉照原覺得他們倆是袁紹到了河北以後,才收攬到的虎將,不想現在此二人就已經在袁紹門下馳驅了。
顏良、文醜二人,天然巴不得能在劉照麵前顯現本身的技藝,聽到袁紹這麼說,趕快承諾道:“良(醜)願為殿下獻技。”
在這類表情的影響下,劉照不經對史阿多了幾分歹意的測度,擔憂他借比試之名,暗下毒手,傷了顏良。因而說道:“兩位都是馳名的劍客。既然說劍術之道,貴在存乎一心,應用自如,那麼但願兩位點到即止,不要有所毀傷。本日佳節嘉會,不要弄出讓大師絕望的事情來。”
袁紹此言一出,顏良、文醜二人皆有不平之意,而那史阿卻視若無睹,也不謙辭,大咧咧的受了袁紹“京師第一”的讚譽,上前向劉照施禮,態度也不如顏良、文醜二人恭敬,明顯久在都中,見慣了達官權貴,一點都不拘束。
顏良和文醜,在三國裡可謂馳名,在評書、戲曲中,他們和張郃、高覽一起,被譽為河北四庭柱。但是在《三國演義》裡,卻隻因為被更馳名的關公斬了,成了關公時候掛在嘴上的“斬顏良誅文醜”的功勞,以是才如此著名。在史籍上,他們更是記錄少得不幸,不知籍貫,不知出身,不知年事,不知表字。
“二位懦夫快快請起。”劉照直起家子,舉手向上虛抬,以他的身份,已經算是給顏良、文醜二人給足了顏麵。
當然,托後代收集小說的福更多的,要數王越。和史阿一樣,史籍無載,隻在《典論》中露了一麵的王越,在後代穿越文中的名譽,卻比史阿大很多了。甚麼“燕山大俠”,甚麼曾經孤身入賀蘭山斬殺羌族,甚麼劉辨的劍術教員,甚麼步戰呂布不是其敵手,故事編得一套一套的,影響大到連中文維基百科,也在某個版本中,煞有介事的將這些收錄於“王越(東漢)”的詞條下。實在,光他的籍貫“遼東燕山”就值得大大吐槽了。
劉照見狀,不好反對,但是已經對史阿微生討厭之心。剛纔他提出獻技演出的時候,本來也是想看史阿舞劍的,誰知一眼望疇昔,那史阿傲慢無禮,一臉矜驕之色,毫無反應。這本來就讓劉照心中不樂,隻不過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也不好閃現出來,隻能作罷。現在見史阿又跳出來和顏良、文醜二人爭風頭,頓時對史阿心生幾分討厭。
因而史阿冷哼一聲,道:“劍術之道,貴在存乎一心,如臂使指,竄改多端。似你二人這般以力量相拚,那不過是販子之徒間的廝鬥,那裡稱得上是劍術!”
不過既然曹丕在他的《典論》中,提到了王越、史阿的劍術高強,那起碼他們武功高是究竟了。劉照對於漢朝的劍術到底是何模樣,還是非常感興趣的。是以不由得說道:“我對諸位俠士的技藝,非常獵奇,不怕諸位嘲笑,我長了這麼大,還從未見過彆人使劍。不知諸位可否演練一番,讓我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