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五義_第86章 矢口不移心靈性巧,真贓實犯理短情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忽聽內裡喧鬨,有人喊冤,隻見衙役跪倒稟道:“內裡有一老頭子手持冤狀,前來申述。世人將他攔住,他那邊喊聲不止,小人不敢不回。”顏大人道:“我們是奉旨鞠問要犯,何人膽小,擅敢在此喊冤?”差役稟道:“那老頭子口口聲聲說是替倪太守鳴冤的。”陳公公道:“巧極了。既是替倪太守鳴冤的,何妨將老頭兒帶上來,眾位大人問問呢?”叮嚀:“帶老頭兒。”未幾時,見一老者上堂跪倒,手舉呈詞,淚流滿麵,口呼:“冤枉”。顏大人叮嚀將呈子接上來,重新至尾,看了一遍,道:“本來果是為倪太守一案。”將此呈通報眾位大人看了,齊道:“此狀恰是奉旨應訊案件。現在雖將馬朝賢監守自盜訊明,另有倪太守與馬強一案未能質訊。今既有倪忠補呈伸訴,理應將全案人證提到當堂鞠問明白,明日一併複旨。”陳公公道:“合法如此。”便往下問道:“你就叫倪忠麼?”倪忠道:“是,小人叫倪忠,特為小人仆人倪繼祖前來伸冤。”陳公公道:“你不必哭泣,漸漸的訴上來。”

到了次日,奉旨立即行文到杭州緝捕招賢館的眾寇,並搜尋九龍冠,馬上赴京歸案備質。過了數日,署事太守用黃亭子抬定龍冠,派役護送進京,連郭氏一併解到。你道郭氏如何解來?隻因文書到了杭州,立即知會巡檢、守備帶領兵弁,覺得緝捕招賢館的眾寇需求廝殺,誰知到了那邊,連小我影兒也不見了,隻得詰問郭氏。郭氏道:“就於那夜俱各逃脫了。”署事官先查了招賢館,搜出很多手劄,俱是與襄陽王謀為不軌的話頭。又叫郭氏伴同來到佛樓之上,果在中間龕的左邊桶扇前麵,搜出禦冠帽盒來。署事官趕緊翻開驗明,仍然封好安妥,立即備了黃亭子請了禦冠,因郭氏是個要犯硬證,故此將她一同解京。

且說艾虎聽範大人問他可認得他家太老爺這一句話,艾虎悄悄道:“這可罷了我咧!當初雖見過馬朝賢,我並未曾留意,何況又彆了三年呢。但是又說不得我不認得。但這位大人如何單問我認得不認得,必有甚麼原因罷?”想罷,答道:“小人的太老爺,小人是認得的。”範大人聽了,便叮嚀:“帶馬朝賢。”擺佈承諾一聲,朝外就走。

顏大人道:“下官方纔說請刑者,不過恐嚇罷了。他有了年紀之人,如何禁得起大刑呢?”杜大人道:“方纔見馬總管不認得艾虎,下官有些狐疑,焉知艾虎不是被人主使出來的呢?”顏大人聽了,暗道:“此言短長。但是白五弟托我照顧艾虎,我豈可坐視呢?”趕緊說道:“大人慮的雖是。但艾虎是個小孩子,如何擔的起如許大事呢?且包太師已然測到此處,是以要用禦刑鍘他的四肢。他若果然被人主使,焉有捨去性命,不肯實說的事理呢?”杜大人道:“言雖如此,下官又有一個計算,莫若將馬強帶上堂來,如此如此詰問一番,如何?”世人齊聲說“是”。叮嚀:“帶馬強,不準與馬朝賢劈麵。”擺佈承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