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大宋甲士一改隋唐府兵製常例,采取招募的體例招兵,而招兵的工具多是流民和饑民。從戎雖說是衣食無憂,但也算不上甚麼繁華繁華,還要刺字。刺字這一惡習在五代流行,被大宋秉承下來,目標就是為了製止兵士流亡,而當時臉上刺字的人,除了兵士,也就是罪犯和奴婢,一旦從戎後被刺字,這輩子就會被人瞧不起。
狄青駭了一跳,不敢再胡亂脫手,眸子一轉,長施一禮道:“官爺,實在小人不想參軍,也不滿是高堂的原因,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處。”
狄青不想虯髯之人看似粗暴,竟然如此心細,忙解釋道:“實不相瞞,家父是在六十多歲生的我,可生母倒是小妾,生我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呢。”
他話音未落,狄青四周已圍了八人,個個長刀出鞘,森但是立,瘦子喝道:“大膽狂徒,竟敢對郭大人無禮!不想活了是不是?”
禿子點頭道:“好名字。鄉籍?不消問了,這裡是汾州西和縣,你必定是這裡人了。”他大筆一揮,筆若驚蛇。狄青覺悟過來,倉猝一把抓住了禿子的筆,叫道:“官大哥,你搞錯了,我不參軍。”
虯髯之人高低打量著狄青,“你貴庚呀?”
郭大人並不禁止,迴轉桌後坐下,捧著酒罈子狂灌一氣,重重歎口氣,又道:“如何這麼像呢?莫非說……”話未畢,有一縣尉倉猝趕來,說道:“趙縣令知郭大人招兵辛苦,特在縣衙擺了桌好酒好菜,請大人賞光。”
狄青急的腦門子都是熱汗,暗想就算說本身得了絕症,隻怕這個大鬍子也要本身死在都城刺了字再說,一咬牙,對子眼一眨,兩行熱淚已流滴下來,說道:“官爺,實不相瞞,鄙人不肯分開故鄉,隻因在西河另有個愛好的女子。這女子叫做小青,本是縣西鐵匠浪費鐵匠的女兒,鄙人和她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鐵匠鋪的張鐵匠為人勢利,愛好財帛,非要我出五兩銀子的聘禮才肯嫁女兒。官爺,你也曉得,像我如許的後生,賺銀子哪是那麼輕易的事情?小的狠狠心,起早貪黑養了兩端羊,不等羊出欄,本日趕到集市中去賣了,賺了三兩銀子。你看……”伸手托出了三兩銀子,狄青道:“這就是小的賣羊獲得的錢。”
幾人前麵又插著兩杆大旗,一麵旗上刺著“招募”,彆的一麵繡著“義勇”二字,本來這些人是在提拔禁軍。
虯髯那人忙昂首望去,見小溪那頭過來一人,笑道:“看來工夫不負故意人,快把他帶過來。這小子個頭不錯,是塊料子。”
方纔的工夫,狄青已找了四個來由推搪參軍,對子眼、體弱、多病、父母年老,不想一個都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