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祠:祭奠。②瘞:安葬。③糈:祭神用的精米。④稌米:稻米,也有說是專指糯稻。
①羽山: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回祿曾奉黃帝之命,將大禹的父親鯀殺死在羽山,一說是鯀被帝舜殺死在羽山的,以是這座山很馳名。
【原文】
【註釋】
再向東三百裡,是基山,山南陽麵盛產玉石,山北陰麵有很多奇特的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羊,長著九條尾巴和四隻耳朵,眼睛也長在背上,名叫猼,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不會產生驚駭心。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雞,卻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隻腳、三隻翅膀,名叫鷳鵂,吃了它的肉就會令人不感到打盹。
【註釋】
東南四百五十裡,有長右山,冇有花草樹木,山間有很多流水。有一種禽獸,它長得像長尾巴的猿猴,卻有四隻耳朵,名叫長右,聲音像吟誦,它呈現的郡縣就會有大水。
再向東三百五十裡,是箕尾山,山的尾端坐落於東海岸邊,沙石很多。汸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淯水,水中多產紅色玉石。
【原文】
【原文】
【註釋】
【註釋】
又東三百四十裡,曰堯光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金。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①,洞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②。
①榖:構樹,樹皮能夠造紙。原文為“穀”。研討《山海經》的權威專家袁珂先生以為,原文此處的“穀”與後文“迷穀”之“穀”均為“榖”之誤,今從其說。②禺:長尾巴的猿。③狌狌:傳說是一種長著人臉的野獸,也有說它就是猩猩的,並且它能曉得舊事,卻不能曉得將來。④瘕疾:中醫學指腹內結塊,即現在人所謂的鼓脹病。
【原文】
【譯文】
①青雘:一種色彩很都雅的天然塗料。②赤:也叫鯢魚,即現在所說的娃娃魚,有四隻腳,長尾巴,能上樹,屬兩棲類植物。
③黃金:這裡指黃色的沙金。
①禺:長尾巴的猿。
①距:雄雞、野雞等蹠前麵凸起像腳指的部分。②鴟:即鷂鷹,一種凶悍的飛禽,常捕食其他小型鳥禽。③:
【譯文】
再向東三百四十裡,是堯光山,山南陽麵多產玉石,山北陰麵多產金。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人,卻長有豬那樣的鬣毛,夏季冬眠在洞窟中,名叫猾褢,叫聲如同砍木頭時收回的響聲,哪個處所呈現猾褢,那邊就會有沉重的徭役。
①蝮蟲:傳說中的一種植物,也叫反鼻蟲,色彩如同紅、白相間的綬帶紋理,鼻子上長有針刺,大的一百多斤重。這裡的蟲是虺(huǐ),是上古的一種毒蛇,不是蟲豸之蟲。
【註釋】
【註釋】
【譯文】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①,其陰多白金②。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此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覺得底③。
【原文】
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①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②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③,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此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