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5章 西山經(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再向西三百二十裡,是嶓塚山,漢水發源於此,然後向東南流入沔水;囂水也發源於此,向北流入湯水。山上到處是碧綠的桃枝竹和端竹,野獸以犀牛、兕、熊、羆最多,禽鳥卻以白翰和赤最多。山中有一種草,葉子長得像蕙草葉,莖卻像桔梗,開玄色花朵但不成果實,名叫蓇蓉,吃了它就會令人不生養孩子。

又西五十二裡,曰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①,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②,浴之已疥,又能夠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陽多竹箭,多蒼玉。丹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此中多水玉,多人魚。有獸焉,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③而黑端,名曰豪彘④。

【註釋】

【註釋】

再向西六十裡,是石脆山,山上的樹大多是棕樹和楠木樹,而草大多是條草,形狀與韭菜類似,但是開的是紅色花朵而結的是玄色果實,人吃了這類果實便能夠治癒疥瘡。山南麵盛產琈玉,而山北麵盛產銅。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禺水。這條水裡有硫黃和赭黃,將這類水塗灑在牛馬的身上就能使牛馬結實不抱病。

【註釋】

【原文】

【註釋】

【譯文】

又西百二十裡,曰浮山,多盼木,枳①葉而無傷,木蟲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②如蘼蕪③,佩之能夠已癘。

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①,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譯文】

又西百八十裡,曰大時之山,上多榖柞①,下多杻橿,陰多銀,陽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淨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水。

西四十五裡,曰鬆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此中多銅。有鳥焉,其名曰渠,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能夠已①。

①棫:棫樹,長得很小,枝條上有刺,結的果子像耳璫,紅紫色,能夠吃。②嬰垣:一種玉石,首要可用來製作掛在脖子上的裝潢品。

再向西七十裡,是座英山,山上到處是杻樹和橿樹,山北陰麵盛產鐵,而山南陽麵盛產黃金。禺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北流入招水,水中有很多魚,長得像普通的鱉,收回的聲音如同羊叫。山南麵還發展有很多箭竹和竹,野獸大多是牛、羬羊。山中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鵪鶉鳥,是黃身子而紅嘴巴,名叫肥遺,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麻風病,還能殺死體內寄生蟲。

【譯文】

【原文】

【原文】

①旄牛:即犛牛。②麢:麢,同“羚”,即羚羊。③麝:一種植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後肢長,蹄子小,耳朵大,體毛棕色,雌性和雄性都冇有角。雄性麝的臍與生殖孔之間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藥用和香料用。

【譯文】

又西八十裡,曰小華之山,其木多荊杞,其獸多牛,其陰多磬石,其陽多琈之玉。鳥多赤,能夠禦火。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①肉痛。

【原文】

【原文】

【註釋】

【原文】

再向西七十裡,是座羭次山。漆水發源於此,向北流入渭水。山上有富強的棫樹和橿樹,山下有富強的小竹叢,山北陰麵有豐富的赤銅,而山南陽麵有豐富的嬰垣玉。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而雙臂很長,善於投擲,名號令。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貓頭鷹,長著人一樣的麵孔而隻要一隻腳,叫作橐,常常是夏季呈現而夏天冬眠,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就令人不怕打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