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譯文】
【譯文】
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註釋】
再向西二百裡,是座龍首山,山南麵盛產黃金,山北麵盛產鐵。苕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涇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再向西一百七十裡,是數曆山,山上盛產黃金,山下盛產銀,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杻樹和橿樹,而此中的禽鳥大多是鸚鵡。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紅色的珍珠。
①:憑藉。這裡是坐落、高踞的意義。
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①。北望諸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②渾渾泡泡③。爰有嘉果,實在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西方第三列山係的首坐山,是崇吾山,它雄踞於黃河的南岸,在山上向北能夠瞥見塚遂山,向南能夠瞥見澤,向西能夠瞥見天帝的搏獸山,向東能夠瞥見淵。山中有一種樹木,圓圓的葉子紅色的花萼,紅色的花朵上有玄色的紋理,結的果實與枳實類似,吃了它就能令人多子多孫。山中又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猿猴而臂上卻有斑紋,有豹子一樣的尾巴而善於投擲,名叫舉父。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野鴨子,卻隻長了一隻翅膀和一隻眼睛,要兩隻鳥合起來才氣翱翔,名叫蠻蠻,一呈現天下就會產生水患。
【註釋】
向西二百裡,是泰冒山,山南麵多出產金,山北麵多出產鐵。洛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藻玉,另有很多紅色的水蛇。
【註釋】
【註釋】
【原文】
【原文】
又西四百裡,曰陽之山,其木多①、、豫章②,其獸多犀、兕、虎、犳、牛。
【原文】
又西二百裡,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牛、羬羊、白豪①。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麵,名曰鳧徯,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②。
【註釋】
再向西二百五十裡,是眾獸山,山上遍及琈玉,山下到處是檀樹和構樹,有豐富的黃金,山中的野獸多為犀牛、兕。
①沸沸湯湯:水騰湧的模樣。②饗:通“享”,享用。③馨:芳香。④玉榮:玉的精華。⑤瑾:美玉。
【譯文】
又西百五十裡,曰高山,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①、雄黃②,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此中多磬石、青碧。
【譯文】
③豹虎:虎字疑為尾字之誤。
西南三百裡,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①,其獸多豺狼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②而五采文,名曰鸞鳥③,見則天下安寧。
向西北三百裡,是長沙山。泚水從這裡發源,向北流入泑水,山上冇有花草樹木,多的是石青、雄黃。
【譯文】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
【譯文】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裡。華山塚也,其祠之禮:太牢①。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②以百珪③百璧。其他十七山之屬,皆毛牷④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蓆采等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