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穀。有神焉,其狀如黃囊①,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②無臉孔,是識歌舞,實為帝江③也。
又西一百九十裡,曰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①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
再向西三百七十裡,是樂遊山。桃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稷澤。這裡到處有紅色玉石,水中另有很多魚,長得像淺顯的蛇卻長著四隻腳,是能以魚類為主食的。
又西二百裡,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①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②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原文】
【註釋】
①狸:野貓,或作“豹”。
【註釋】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玉山①,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②,蓬葆戴勝③,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註釋】
【原文】
又西四百八十裡,曰軒轅之丘①,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此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①囿:當代帝王養禽獸的園林。②蠚:毒蟲類咬刺。
再向西三百裡,是座積石山,山下有一個石門,黃河水漫過石門向西南流去。這座積石山,是萬物俱全的。
①耆童:即老童,傳說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兒子。
①犳:一種近似於豹子的野獸。
【譯文】
又西二百二十裡,曰三危之山,三青鳥①居之。是山也,廣員百裡。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②如披蓑,其名曰,是食人。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③,其名曰鴟。
向西南四百裡,是崑崙山,這裡是天帝鄙人界的都邑,天神陸吾主管它。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卻有九條尾巴,一副人的麵孔,長著老虎的爪子;這個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時節。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羊卻長著四隻角,叫作土螻,是能吃人的。山中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蜜蜂,大小和鴛鴦差未幾,叫作欽原。這類欽原鳥刺螫其他鳥獸就會使它們死去,刺螫樹木就會使樹木枯死。山中另有另一種禽鳥,叫作鶉鳥,它主管天帝平常餬口中各種器用服飾。山中又有一種樹木,長得像淺顯的棠梨樹,卻開著黃色的花朵並結出紅色的果實,味道像李子卻冇有核,叫作沙棠,能夠用來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泊不沉。山中另有一種草,叫作草,形狀很像葵菜,但味道與蔥類似,吃了它就能令人消弭煩惱憂愁。黃河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注入無達山。赤水也發源於這座山,然後向東南流入汜天水。洋水也發源於這座山,然後向西南流入醜塗水。黑水也發源於這座山,然後向西流到大杅山。這座山中有很多奇特的鳥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