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北二百二十裡,是座盂山,山北麵盛產鐵,山南麵盛產銅,山中的野獸大多是紅色的狼和紅色的虎,禽鳥也大多是紅色的野雞和紅色的翠鳥。生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再向西五十五裡,是座涇穀山。涇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渭水,這裡多出產白金和白玉。
【譯文】
【原文】
【原文】
西北三百裡,曰申首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譯文】
再向北一百八十裡,是號山,山裡的樹木大多是漆樹、棕樹,而草以白芷草、草、芎草居多。山中還盛產汵石。端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西二百五十裡,曰白於之山,上多鬆柏,下多櫟檀,其獸多牛、羬羊,其鳥多鴞。洛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渭;夾水出於其陰,東流注於生水。
【註釋】
【原文】
【原文】
凡西次四經自陰山以下,至於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裡。其神祠禮,皆用一白雞祈,糈以稻米,白菅為席。
再向北八十裡,是諸次山,諸次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這座諸次山,到處發展著樹木卻不發展花草,也冇有禽鳥野獸棲居,但有很多蛇堆積在山中。
【原文】
北百七十裡,曰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陽多金玉。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再向西三百裡,是座中曲山,山南麵盛產玉石,山北麵盛產雄黃、白玉和金屬礦物。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馬卻長著白身子和黑尾巴,一隻角,老虎的牙齒和爪子,收回的聲音如同伐鼓的響聲,叫作,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豢養它能夠辟兵器。山中另有一種樹木,長得像棠梨,但葉子是圓的並結紅色的果實,果實像木瓜大小,叫作櫰木,人吃了它就能增加力量。
又西二百二十裡,曰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此中多鰠魚,其狀如鱣魚①,動則其邑有大兵。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之魚,其狀如覆銚②,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西方第四列山係的首坐山,是陰山,山上發展著富強的構樹,但冇有石頭,這裡的草以蓴菜、蕃草居多。陰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洛水。
【譯文】
【譯文】
再向西二百六十裡,是邽山。山上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牛,但滿身長著刺蝟毛,叫作窮奇,收回的聲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濛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黃貝;另有一種蠃魚,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的翅膀,收回的聲音像鴛鴦鳴叫,在哪個處所呈現那裡就會有水患。
①硌:石頭很大的模樣。②榛:落葉灌木,結的果實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堅固,木料可做器物。楛:一種樹木,形似荊而赤莖似蓍,木料能夠做箭。③雉:俗稱野雞。雄性雉鳥的羽毛富麗,頸下有一明顯紅色環紋。雌性雉鳥滿身褐色,體形較小,尾也較短。長於行走,但不能長時候飛翔。肉能夠食用,而尾羽可做裝潢品。④髯:脖子咽喉下的鬚毛。⑤眴目:即瞬目,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