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_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右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155)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熱被劫少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革更?者,大陷胸湯主之。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蔘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革更?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儘,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革更?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本雲人蔘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複如柴胡法。

甘草瀉心湯方:

(175)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倒黴,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白朮四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旋複代赭湯方: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錢匕

黃連湯方: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俺俺汗出,發作偶然,頭痛、心下痞?革更?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129)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仍舊、不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鞭、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起碼腹?革更?滿而痛,不成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五苓散方:

(147)傷寒5、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倒黴、渴而不嘔、但頭汗出、來往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革更?,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好處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鄙人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白虎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176)傷寒脈輕浮,此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革更?,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湯主之。

(133)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